第33章(第5/5页)

內侍带回来的只有寥寥数语:“娘娘说,谢陛下。”

起先萧煜还会追问:“还有吗?”

被泼了几回冷水后,他便不再问了。

这一日,季昇和陈桓先来禀告崖州旱灾一事。

紧接着慕骞和乌梁海也来了。萧煜刚接伯暄进宫,将他的名字写入宗谱,只是这种事情素无先例,已有些违制。在定王号上礼部有些异议,提出中宫无子,不宜加封庶子亲王之爵,封个郡王正好。

他们这些人疼伯暄跟眼珠子似的,当即便来抱不平。

萧煜有心病,却分毫未露出来,只一边批着奏折,一边道:“朕心里有数,你们不许闹,若是闹大了,伯暄的身世兜不住,那才是最要命的。”

这是关键,他们当即噤声。

新朝政务繁忙,这一桩事刚论完,便有御史入谒,提出应当早迎皇后入主昭阳殿,以安浮动人心。

萧煜品咂着这年轻御史的用词,颇有些意味:“浮动人心?”

望春禀道:“陛下忙于政事,可不知道外面的动静,这些日子,京城可热闹了。清河崔氏,京兆韦氏,荆南高氏都以奔国丧之名送了姑娘入京,各个妙龄花貌,轮番等候着太后召见呢。”

萧煜道:“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他们想干什么?”

望春道:“京中有传闻,陛下深厌谢皇后,碍于先皇圣旨赐婚,才勉强立她为后。再加上谢氏衰微,被压制许久的各世家有了出头的指望,才想着攀一攀您这高枝。”

萧煜嗤笑:“她们也配。”

他没拿着当回事,刚提笔蘸墨要继续批折子,脑中闪过一道灵光:“外面的动静大吗?”

望春回说:“能不大吗?京中权贵惯好此道,都想着靠裙带一步登天呢。”

萧煜有了些想法,如果动静这么大,那音晚能不能听到呢?如果听到了,她会不会醋?

她如果能为他醋一醋,是不是就能理解当初他缘何会因为一个严西舟而勃然大怒。

这念头辗转生成,还未理出个章程,便有宫女匆匆来报:“陛下,荣姑姑递信进来,说娘娘不见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