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2/3页)

索额图哈哈大笑,没过多久,他似想起了什么,眉间染上了阴霾。

“佟氏女竟也觊觎太子侧福晋之位,”他冷哼道,“老夫就算拼了这命,也不能让佟国维得逞了。”

索伦微微摇头,道:“中堂且放宽心,大婚之前,皇上至多指位格格进毓庆宫,侧福晋却是万万不能。佟家不过痴心妄想罢了!”

太子侧福晋虽有个“侧”字,也是上了玉牒的皇家人,其品阶堪比皇子嫡福晋,同样要与太子爷拜堂的。

若人先一步进府,将太子妃的颜面置于何地?

更何况,太子妃是当今千挑万选的正经儿媳,皇上总要为她考虑几分。

他这么一分析,索额图若有所思,而后脸色稍霁:“是这个理。”

几人又说了会话,索伦压低声音:“中堂,轻车都尉舒尔德库递了信来。学生见过他那女儿,长了一副好颜色……中堂可有心思?”

舒尔德库往日用心钻营,企图依附赫舍里氏,却因官职低了些,称不上索额图的心腹。

话音落下,索额图眼睛一眯,沉吟了起来。

舒尔德库的长女李佳氏够不着侧福晋的身份,顶多当个格格,可就在太子妃人选未明、其家族立场未明的情形下,一个格格,也足以成为赫舍里氏的助力了。

他正愁无法与太子爷联络!

“再等等。”索额图捋了捋短须,低声回道,“端看皇上定了谁当太子妃罢。”

康熙二十八年九月末,久居畅春园的太皇太后下了一道懿旨,说她久卧在床,想念青春可人的姑娘家,召了三等伯石文炳嫡长女,年方十五的瓜尔佳氏入园相陪。

几乎明明白白地告诉天下人,太子妃的人选已定,她的宝贝重孙即将娶媳妇了。成亲之前,总要未来夫妻俩见上一面不是?

紧接着,皇太后亲自安排了轿辇,意欲前往伯府接人,以示重视。

懿旨一下,前朝后宫都震动了。

——实在是出乎意料!

并不是抨击小姑娘的身份不够,家族不盛。她这一脉的祖先,出身满洲八大姓之一的瓜尔佳氏,明朝时期改汉姓石,归附后又改回了原姓,是随太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

祖父石华善乃是和硕额驸,父亲石文炳承袭了伯爵之位,族人多数扎根军中,极受当今皇上看重。

瓜尔佳氏的出身堪称显贵,远胜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只是……她是汉军正白旗人。

非是满八旗中的上三旗!

当今圣上的两位皇后,一位出自满洲正黄旗,一位出自满洲镶黄旗,身份贵重自不必说,怎么轮到皇太子,未来国母的人选,却挑了瓜尔佳氏?

且石文炳非是天子近臣。之前驻防杭州,擢升为正白旗汉军都统,如今远在南方任职福州将军,连六部尚书都没有挨到边儿!

前朝之上,唯有少数官员窥见其中真意;后宫之中,云琇笑着道了句果然。

……

如今叱咤朝堂的赫舍里一族,还有佟家一族,也是全然没料到。

太皇太后的懿旨一出,索额图的心情霎时多云转阴。

石华善的孙女!

出身汉军旗就不说了,当年,赫舍里氏曾与瓜尔佳氏起过龃龉。石华善仗着额驸的身份,狠狠揍过他一回,虽被先帝爷罚了俸,对于石家却是不痛不痒。

多年过去了,赫舍里氏步入鼎盛,石华善甚至亲自上门致歉,两家冰释前嫌,共同撇下往日旧怨。

可事实上,就在今年年初,远调石文炳前去福州……也有索额图出的一份力。

这样一位太子妃,能与赫舍里氏亲近吗?!

“皇上为了安抚汉臣,竟要委屈太子爷,弃礼法与不顾……”他猛然焦躁了起来,在厅中来回踱着步。

太子殿下的婚事不成,不成啊。

这样的妻族,能有什么助力?

半晌,他道:“让舒尔德库过来见我。他那长女,也一并带来见见。”

就有仆从应了是,索额图顿了顿,接着问:“皇上可召石文炳回京了?”

“宫中未有风声,不过,按理说,太子妃的阿玛,无论如何也要调进京城的。”索伦低低地回,“皇上已命内务府重定大婚规制,毕竟太子爷成亲,还是立国以来头一遭。”

“……那就拖住他。”索额图眼中有着摄人的精光,而后缓缓道,“不论是生了大病,还是赶路疲累,都好。”

石文炳一死,瓜尔佳氏必要守孝三年,到那时,太子爷的后院,就不由她说了算了!

许是想要见到太子成婚,逐渐变为了执念,康熙亲口告知太子妃的人选之后,太皇太后的病,一日比一日好了起来。

未来太子妃入园的前一日,翊坤宫。

不愿嫁人,已然自梳的瑞珠姑娘成了瑞珠姑姑。她附耳过去,小声同净手的云琇道:“今儿惠妃摔了一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