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3页)

太后心疼胤祚,可因着乌嫔还有时间的流逝,这份心疼悄悄打了一个折扣。她的大部分慈心都倾注在了胤祺还有太子的身上,日子久了,太后几乎连荣郡王中毒一事都淡忘了。

现下,她不是怪乌嫔为胤祚请求公道,而是心惊于慎刑司呈上的供词

这、这要是真的,那还得了?

绝无可能!

康熙转着手上的玉扳指,沉声道:“皇额娘莫急,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供词提到了索额图,还提到了毓庆宫;刘氏所居小院正是索额图的产业,这事已是证据确凿,至于毓庆宫……”

他顿了一顿,声音柔和了许多,“保成准许了搜查,只等梁九功回来复命了。”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依旧没有出声,太后摇了摇头,急急道:“皇帝,你可千万别偏听偏信。太子才十岁的年纪,如何会成了主使者?别忘了,胤祚的命还是他给救的!”

康熙心里同太后想的一模一样,半点也不相信太子掺和了此事。

保成乃是万里挑一的好兄长,他若要加害胤祚,又何必多此一举去救他?

只是刘氏被抓进慎刑司之后,顺着刘氏这条线探查下去,许多东西都掩盖不住了

早年间,索额图还是内务府大臣之时,暗地里将内务府包衣替换成大批心腹前往毓庆宫伺候,半月前他们还有着往来。

这事几乎触及了皇帝的逆鳞。他惊觉索额图图谋甚大,震怒之后,产生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太子被索额图那老匹夫所挟!

对胤祚中毒一事,保成许是知情的,却因着毓庆宫被索额图把持,无法向他人透露一星半点,只好尽自己所能,利用看小马的机会救援六弟……

这样那样脑补了一番,康熙又是感动又是心酸,还没心酸多久,刘氏的供词到了。

供词偏偏不是这样说的:“毒害荣郡王的香囊,是太子想出的主意,由索大人润色完善的,只为了胤祚的‘祚’字!太子爷吩咐明韵与明心制作香囊,因着原料难寻,成品只得了两份,一份辗转到了奴婢这里,一份藏在明韵的妆奁之中,以备不时之需。”

“若公公不信,只管搜查明韵明心的住处,就在离寝殿最近的东侧间……她们二人是太子的贴身侍婢,对主子再忠心不过。奴婢功成身退,被索大人接至宫外荣养。她们日后也是一样的归宿,太子爷绝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供词太过信誓旦旦了,没有半分含糊,对明韵明心的住处、香囊的藏身地更是一清二楚,听着便让人信了五分。

可太子平日只带一个何柱儿,还有几个小太监,至于明韵明心几人,别说康熙了,梁九功都没见过几回……

为了证实刘氏的供词,唯有搜查一途可走了。

乌嫔还在禁足期间,原本不应出现在慈宁宫,即便她是胤祚的亲额娘,康熙也不欲传她觐见。

太后同样不待见乌嫔,最终还是太皇太后让人请了人来,这才有了刚刚那悲痛欲绝的哭诉。

听闻了一番“供词真假”言论,乌嫔心下恨极,太后的字字句句皆是为太子开脱,她哪能听不明白?

还有皇上……

皇上宠爱太子早已不是一日两日。就算证据清清楚楚地摆在皇上跟前,也不见得他会责罚太子,而是让索额图担下一切罪名。

就算乌嫔做好了太子毫发无伤的心理准备,还是被眼前的一幕幕气得发抖。

她不过想为胤祚讨个公道罢了!

禁足永和宫的这些日子,她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而今幕后主使水落石出,正是毓庆宫那位人人称赞的太子爷,索额图不过是帮凶而已。

才十岁的年纪,心思如此歹毒,竟因着一个名字,连四岁的弟弟都要算计,他配得上太子之位吗?!

可笑的是,证据都确凿了,皇上依旧偏心至此。胤祚中毒,与毓庆宫脱不了干系,皇上还要询问太子的意愿,言语间处处维护……

一桩桩、一件件,让乌嫔恨得眼睛发红,眼泪流得更凶了些:“皇上,太后,这份证词如何有假?索额图包庇刘氏乃是事实,至于毓庆宫那头,索额图与太子往来频繁,也是事实!”

说着,她凄凄一笑:“若不是胤祚身边的人发现了同刘氏交好的乌兰氏的马脚,进而抽丝剥茧,永远不会知道刘氏那贱婢的住处!您说太子救了胤祚……是,嫔妾自然认。可他目的不在此,他没想要了胤祚的命……他想要胤祚过继,想要胤祚不再聪慧下去,如此便对自身构不成威胁……”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等康熙拍案,太皇太后闭了闭眼,厉声呵斥:“乌雅氏,你放肆!”

乌嫔霎时匍匐在地上,不住地磕着响头,哑声道:“老祖宗,胤祚的聪明劲毁了,嫔妾的一生也毁了啊!嫔妾只是想要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