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4/4页)

萧氏在后堂捂住脸,扑在床上哭得很伤心。她也不想的,陈柔是个好人,过去俩人在一起做买卖,每一天都很开心。

但最近,她真的很累,怕陈柔有了更好的就不回来了,怕自己被丢下。她甚至希望陈柔镇上的买卖黄了吹了才好,她一边为自己生出这样的心思而愧疚,一边又怪罪陈柔不再和她一条心了。

且最近县里有些传言,也令她开始对陈柔有意见。

陈柔的丈夫根本不是外出做买卖去了,有人看见,某天清晨有辆非常华丽的马车驶到陈家巷口,里头坐着的男人,抱走了陈柔的孩子。

大家都在传,说陈柔是因为做错了事被大户人家休回来的。至于做错了什么,自然是不规矩了!

她原本就在疑惑为什么陈柔一个乡下女人,见识过那么多好料子,能说出浙州那么多东西的来历。现如今她什么都懂了,婆婆说,如果她继续和陈柔牵扯在一块儿,名声就跟着坏了。

她名声本就坏透了。丧门星,克夫,命硬。她背负着沉重的、烙到皮肤里的枷锁,一直以来真是太累了,她不想再多背负一重,她想安安稳稳的,寻个舒服的角落,过完这一辈子。

只能对不起阿柔了,她只能这样做。

陈柔离开了绣坊。

对面的康如虹一直目送她远去。适才萧氏有几声嚷得很大声,康如虹六识本就过人,自然听见了。

她睨着柔儿的背影,觉得这女人也挺可怜的。不过镇上如今都在传,说她过去有些事不太光彩,康如虹下意识就担心,会不会跟赵晋有关。

浙州金燕角赵宅里,赵晋正在瞧镜子。

脸上的淤伤淡了些,但仍有个明显的印。

林顺那下打得很重,常年做力气活的人,力量大的惊人。他牙齿没给打松脱,已算幸运。可是挨了这下,成效不算大,除了听了几句软话,没带来任何实际好处,他不由觉得有点亏。

“爷,爷!”福喜的声音从外传过来,赵晋咳了声,把菱花镜倒扣过来扔到桌上,然后站起身,踱步到书案后。

“爷,康大爷跟康姑娘来了,说给爷送点山货。”

赵晋蹙了蹙眉,摆弄着桌上的笔,半晌方道:“罢了,请进来喝杯茶。”

毕竟康家人是救过他的,以后也还要来往,他的货常年东西南北的走,也得有这样的人替他押送。

康如虹心不在焉地坐在花厅椅上,今儿她央她哥哥带自己过来,其实藏了些小心思,她固然想见见赵晋,不过比起那个,有些事她更想弄清。

赵晋缓步而来。穿身月色袍子,蓝绸镶边,腰上银带嵌蓝宝石。他穿颜色浅淡的衣裳,瞧来多了些文雅的气质,说话声音也温和,坐在上首让茶,“康公子是才从北边回来的吧?”

康如松道:“正是,跟北疆人换了些山货,特地送过来给官人尝尝,马上也要过年了,顺便来给官人磕个头道声吉祥。”

他说的客气,自然不会真磕头,他们跟赵晋有往来,赵晋帮他们养着康家堡的人,帮他们打通一些官场上的关系,他们对赵晋也有用,替他走南闯北护送东西,替他摆平沿途各处的土匪。

赵晋道“客气了”,闲话了几句,康如虹方挤了句话进来,“如今在欹县的生意也还好,多亏您照应,欹县虽说小,不过耍刀枪的人不少,我爹还寻了几个同道中人,没事儿就一块儿切磋。就是我无聊了些,原来还能瞧瞧对面绣坊的热闹,如今可冷清了,绣坊里头那个陈掌柜被挤兑走了,她也是可怜,最近镇上都在传,说她名节上头有些……不干净。”

赵晋端茶的手一顿,然后挑眼朝康如虹看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