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页)

“代数的重点毫无疑问是不等式,重中之重是均值和柯西。题目简单的年份连柯西和均值都不需要,只要放缩放缩再放缩。”

“所以和均值、柯西同样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代数变形,以及齐次化、设序这样的处理技巧。”

“接下来我们看五道题目,这五道都是前几年的竞赛真题……”

云歌在讲题,又不仅仅在讲题。她梳理了数学竞赛的知识脉络。

在这节公开课上,竞赛生们仿佛看着云歌栽下了一棵大树,长出树干、抽出树枝,云歌讲解的题目是枝头悬挂的一颗颗果实。

虽然种树就是为了果实,但如果没有树干和树枝,果实自然不复存在。有了树干和树枝,结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竞赛生们听完云歌的知识梳理,再听云歌讲的题目,顿时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没有一个人怀疑云歌的竞赛教学水平,如果云歌仅仅是在公开课上讲几道题目,那么这几道题目无论讲得多么出色,都有可能是云歌提前花费很长时间精心准备了四十五分钟的公开课!

但像云歌现在这样讲课,如果不是对数学竞赛有极深的理解,早就将数学竞赛学懂学透,根本无法讲出这样一堂课!

云歌讲课的水平明显超过乔老师,甚至超过被抓进去的贾老师!

高二数学竞赛生们全都打起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他们好久没有听到这么高质量的授课了!

渐渐的,高一竞赛生、其他科目的竞赛教练、略懂数学竞赛的数学老师……脸上的表情通通变得严肃起来。

怪不得……怪不得校长想让云歌当竞赛教练!怪不得校长会让云歌讲这一台公开课!

如果云歌的教学水平真的像她在这节公开课里展示的这么好的话,校长这么做就说得通了!

云歌是最优秀的竞赛教练!

此时唯有云歌接手高二数学竞赛班,才能为这些学生带来希望!

四十五分钟的公开课结束后,云歌走下讲台。会议室里的一百多名师生全都收到了一份匿名评分表。

“满分10分,你认为云歌的这次公开课可以得几分?”

“你认为云歌的数学竞赛教学水平,超过乔芳老师吗?”

“你认为云歌的数学竞赛教学水平,超过高驰老师吗?”

“你认为云歌的数学竞赛教学水平,超过贾浩南吗?”

——10分。

——是。

——是。

——是。

一百多名师生不假思索,在匿名评分表上勾选出同样的答案。

公开课后,校长看到一百多份答案完全相同的评分表,再也没有任何顾虑。

校长递给云歌一份协议。

云歌看完之后,面露惊讶。

崇礼竟然要给她发工资??

工资竟然还很高!!

协议中是这样写的,云歌作为竞赛教练的薪酬与这届数学竞赛生的成绩挂钩。

如果这届学生的省一过线率不足去年的50%,云歌将得到5万的报酬;

如果这届学生的省一过线率达到去年的50%,云歌将得到10万的报酬;

如果这届学生的省一过线率达到去年的80%,云歌将得到15万的报酬;

如果这届学生的省一过线率达到去年的100%,云歌将得到20万的报酬。

也就是说,如果云歌能在最后四个月里,将这届数学竞赛生的成绩提高到和往年一样,那么云歌的月薪有五万!

如此折算下来,比崇礼其他竞赛教练的月薪更高!

当然,在省一名额减半的情况下保持省一过线率与去年相同,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协议中还写明,因为云歌的学生身份,不方便给予云歌竞赛教练的职务,因此明面上乔芳老师继续担任竞赛教练,云歌是乔芳老师的“助教”,协助乔芳老师进行竞赛教学。

实际上,云歌是竞赛教练,乔芳老师是云歌的助教,辅助云歌进行教学。

崇礼高中的这份协议诚意十足。

云歌在下方签上自己的名字。

第二天,站在高二数学竞赛班讲台上的人由乔老师变成了云歌。

尽管学生们听公开课时心中就已经冒出猜测,现在亲眼看到云歌为他们讲课,心中依然惊奇不已,“云歌,以后你就是我们的竞赛教练了吗?”

云歌回答道:“不,你们的竞赛教练依旧是乔老师,我是乔老师的助教。”

“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我作为助教会帮助乔老师承担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课。”

竞赛生们听到云歌一本正经的回答,都心照不宣地笑了。

“那明天呢?明天谁来讲课?”

“后天呢?后天还是云助教讲课吗?”提问的学生将“助教”两字特意加重音。

高二的竞赛生们早就和云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尤其是一起参加过寒假集训营的学生们,十分放松地和云歌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