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6页)

“朱书记你说,咱们新区是又红又专的地方,哪怕来这里的老农民都是要几代贫农的身份,什么时候能让这样的女人,浑水摸鱼进到咱们新区来,我说最近咱们新区怎么刮起来一阵不良之风,原来是因为这个。”姚大有言之凿凿,手里头拿着的就是赵曼的举报资料呢。

无非就是赵曼的真实身份的举报文件,这份文件朱书记之前就看过了,还是韩景瑜亲自给送来的。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近两年来国内运动的趋势也没有前面那么激烈,唐城早就不搞文斗武斗了。

这个时候姚大有拿出来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说不定这些东西能够让本来平静的新区,重新掀起来腥风血雨,而朱家未必就是屁股赶紧的,朱主任自己的祖父,还曾经是前清的举人呢。

当然,朱秀英是个外嫁女,她可以摘干净,那么他呢,他能够幸免吗?

而朱主任,则是他姚大有的舅舅。

他自认为舅舅肯定会偏心他们家的。

当然了,当年朱秀英带着弟弟妹妹们来到新区搞建设,自然是有大大的功劳,可她本人拿着功劳当令箭,吃吃喝喝多少年,搞裙带关系丝毫不见手软

,就这样在新区横行了十几年,朱主任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听完韩景瑜的汇报报告,他已经装不下去了。

六十年代的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那会儿听人说去新区开发有肉吃,朱秀英就带着几个弟弟妹妹们扒火车,路上朱书记差点从火车上掉下去,还是他亲姐姐一把拉住了他,也因为这样,她的手受了很严重的伤,现在一刮风下雨的手臂就痛的厉害,每每想起来朱主任心里就揪得慌。

当年新区啥都没有,朱秀英就这样一担水一担水,一锄头一锄头的下地,对于庄户人来说,田地就是性命,老家正是没有那么多耕地耕种,他们才来到新区这片不毛之地,那会儿朱秀英跟弟弟妹妹们讲,总有一天要让你们大家都吃饱,一个月起码吃上一顿肉。

可就这样的姐姐,在朱主任心目中放着光辉的姐姐,现在怎么就变成这样,他不是不知道,只是不知道事情会闹到这么夸张,而韩景瑜跟他之前想象中的一点都不一样,这人简直是铁板一块,油盐不进的货。

看着韩景瑜早早递过来的资料,朱主任心里很明白,他能够把资料递给他是基于信任他,如果他敢在这方面徇私,手里的这份材料,可能到达的就不是他手上,而是其他人那里了。

作为新区的一把手,家人**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件事情他如果处理的漂亮还好,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前途尽毁,说不定还会被这个宝贝大外甥送进去。

结果就这时候,秘书小周小跑着进来:“朱主任不好了,外面站着好多知青,说是要找您讨个说法。”

“知青都来了?”

“都在外面了。”

知青们都是十几岁的大小伙子大姑娘,谁不是从城里过来的孩子们,这群孩子来到新区以后,以为靠着自己的努力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说不定什么时候新区的农工招工,就能得到一份正式工的工作,可最后呢。

前几天有个知青营养不良直接休克送进医院,要不是抢救及时就走了,医院那边做了一份详细的体检,长期的劳作加上营养不良,让一个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身体机能都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沉默了很久的

知青突然被煽动了起来,要不是韩景瑜处理得当,当时知青就能暴动起来。

而这时候,得知知青们罢工的朱秀英,气势汹汹的站在新区政府大楼门口,准备要给这群知青们好看呢。

不怕她说,当年她这个当大姐的带着兄弟姐妹几个出来,打小儿她在姐弟几个里面就是有威信的,这也是她为什么自信能够爬在韩景瑜头上的原因。

早来的和尚好念经,她可是拿过唐城“五一劳动红旗手”荣誉的工人,她弟弟又是新区的一把手,在这个地方她就是土皇帝。

“行了行了,闹个什么劲,还想要回城的指标,或者是农场招工的指标不,有劣迹的一律不能回城,过年过节也不许请假,哪怕咱们农场都休息了,都给我守着地不许走。”

朱秀英骑着自行车过来,拿着个鞭子耀武扬威的说。

农村都有农忙跟农闲的时候,西北地区冬季有很长一段时间农闲,近一点的知青都可以轮番请假回家,朱秀英则是让自家儿子姚大有卡着这个请假的名额,所以姚大有之前才能在农场作威作福没有人敢招惹。

可这回,知青们是不打算退让了,也不打算屈就自己讨好。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逼宫吗,知不知道我朱秀英来新区多少年了,我在这里吃苦的时候,你们在干嘛,现在拿着个鸡毛当令箭,以为自己有点军衔就了不起,要知道没有我们这第一代的奉献者,就没有新区现在的这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