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心里有鬼(第2/7页)

孙氏闻言果真变了脸,有害怕有担忧,还有一丝不服气,“依你这么说,我还拿你没办法了?”转身就朝厨房去。

林宁宁忙说:“大姐,快跑!”

“娘不敢。”林和平又拿一个包子,“村里的工人还指望我开工资,把我打出个好歹,不说二婶和老村长,以前要给平安说对象的那家人,也能拿刀砍了娘。”

啪嗒!

厨房里传出一声东西掉落的声音。

林和平勾头朝厨房那边问,“娘,是擀面杖掉了,还是扫把倒了?”

厨房里安静极了,仿佛里面没人。

林老汉叹了一口气,“和平,别气你娘。他娘,你攒的鸡蛋在哪儿?我让宁宁和平安搬出来。”

厨房里依然没有声音。

林宁宁转向他大姐,无声地问:“哭了?”

林和平看向她爹。

林老汉拎着烟袋进去,“干啥呢?”见她盯着盛螃蟹的桶,“你看螃蟹干啥?今天又不吃。”

“今天吃。”林和平忙说:“那是早上运来的螃蟹,今天不吃,平安和安宁明天去上班,咱们吃不完过两天就死了。”

孙氏再次找到出气口,嘲讽道:“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除了吃,你还会干啥。”

林宁宁张口欲说,林和平按住他的肩膀,“不会干啥,就会做吃的而已。所以我现在是食品厂厂长,您只能是厂长她娘。”

厨房内再次安静下来。

林宁宁想笑。

林和平朝他后脑勺一巴掌,忍住!

随后,林和平朝屋里说:“螃蟹是建业买的,咱家六口人,一人两个,吃饭的时候我要看到盆里有十二个螃蟹。我现在得去老村长家,跟老村长商量点事。安宁,帮娘做饭,平安烧火,林宁宁,饭做好去叫我。免得咱娘让我吃剩饭。”说完就往外走。

孙氏闻言追出来,林和平冲她扮个鬼脸,抬手把门关上,把她娘关在院内。

孙氏气得跳脚,“老头子,她是——”

“她想上天。”林老汉接道,“你也别不服,她能上去。”

“嘎?”孙氏听傻了。

林老汉:“我听丰收说,她厂里的东西卖的特好。你闺女能拿到不少奖金,人家说不定明年回首都,就坐飞机过去。你还记得飞机长啥样吗?”

林宁宁不禁说:“娘没见过飞机吧。”

林老汉接道:“见过。小鬼子用飞机往咱们这边投弹的时候,你娘说她当时在院里喂鸡,差点被炸死。”

林平安从未听他娘说过,“娘后来咋躲过去的?”

“躲案板底下。”想起早年差点死,孙氏顾不上跟林和平置气,“你姥姥家的案板跟咱家用的一样,柳树的。柳木结实,厨房塌了砸在案板上,我才躲过去。”

林安宁惊呼,“好险!”

林老汉点了点头,“是呀。侥幸躲过去,这些年还活得好好的,”转向孙氏,“你还有啥不满足?”

孙氏被问愣住,“我……我,人也不能只为了活着。”

“现在是这样说,以前呢?”孙氏天天咸菜馒头,林老汉以前不说,是觉得儿女都不容易。

现在林和平的厂办起来,又嫁个好人,一辈子衣食无忧,还能帮小儿女一把,林老汉就觉得没必要再跟以前一样,节衣缩食。

林老汉了解他妻子,没有任何原因,让孙氏天天做鸡蛋,一人俩,孙氏能拿擀面杖朝他身上砸。

他俩打起来,村里人就算不看他家笑话,也会忍不住问问林和平,出啥事了。

林和平忙得都要住厂里,林老汉不舍得给闺女添麻烦,所以不论孙氏问他吃啥,做啥吃。他都说,随便,都行。

对于林老汉的问题,孙氏不假思索道:“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以前人结婚,几斤粮食就行。现在都要三转一响。你知道啥是三转一响吗?”

林宁宁开口道:“我知道。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不过那是以前。娘,人家城里现在流行的是三大件。”

“三大件?”孙氏忙问:“啥三大件?”

林宁宁掰着手指,道:“冰箱电视洗衣机。”

“乖乖……”孙氏倒抽一口凉气,“那那,我得攒多少鸡蛋?”忙转向他老伴儿。

林老汉:“攒一辈子。”

孙氏想也没想就问,“平安咋娶媳妇?岂不要打一辈子光棍。”

林平安险些被嘴里的包子呛死,连忙去厨房弄点井水把包子送下去。

林安宁看到她大哥这样,道:“娘,这就是为啥姐让我们考学。我们毕业后,两年就能买得起三大件。”

孙氏潜意识认为,当爹娘的就得给女儿准备嫁妆,给儿子准备彩礼,浑然忘了,现在不是三十年前,没法做工赚钱,只能靠一家人省吃俭用的积攒。

孙氏恍然大悟,“我一着急,忘了。”试探着问她老伴儿,“那就把和平拿来的螃蟹,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