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反弹琵琶(第2/4页)

据说现在,除了第一夫人还有专门指定的地方还养蚕,产丝绸,用来进行国事外交活动外。全国上下别的地方,因为农业大生产,所有的桑田,都改在农田了。

想买丝绸,丝线,就算有特供票,哪怕在供销总社,能买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苏樱桃说:“我打算用山货换丝线和丝绸,但目前咱们国内几乎不提倡养蚕了,丝绸特别少,您能给解决一点吗?”

“去首都供销总社吧,就说是我说的,用山货换,有多少丝绸你全拿走,我还要跟农业部协调,给你们秦州批准一个地区专门养蚕,以后,让你们自己解决丝绸问题。”妇联主席立刻说。

供销总社,可是管着全国各类农产品调动的地方。

去那儿要丝绸,苏樱桃觉得,自己的两截车皮,回去的时候应该还能装满。

这时候已经过去十几分钟了。

妇联主席破天荒的,在接见活动中,居然陪着,整整坐了十几分钟。

那位冯清香又回来了,正好妇联主席起身准备要走,她在妇联主席身边说了几句话,妇联主席回头,笑着说:“一会儿回家,你就可以拿钱了。咱们的贵宾们留下了钱,你的小丝巾,她们一方给你留了20美金,不知道够不够你的本钱,但这个钱总理会让人兑换成人民币,交给你们的。”

20美金?

不说记者们集体哗然。

苏樱桃也以为,那东西顶多一方也就卖个几毛钱,但对方居然给了她20美金?

这钱也赚得太容易了点吧?

苏樱桃还没说话,妇联主席又说:“加紧生产吧,生产好之后可以直接找小冯,把产品送到百货商场和友谊商场,以后,我们把它纳入外销商品的直供行列中。”

所以说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已经卖到外贸商场了?

不说全程几乎像照片一样,在做陪衬的邓博士给小苏同志这奇特的商业手段差点给惊掉了眼球。

就连苏樱桃自己都没想到。

菩萨在她这儿成了大财神,这一回又给她赚了好多钱。

这时候还需要采访别的吗,还是崇阳媚外的走狗吗?

记者们看着苏樱桃,在妇联主席离开之后,好多人站了起来,在给她鼓掌。

闻主编笑着说:“小苏同志,你们要继续努力,你们现在可是弘扬咱们东方美学文化的无冕大使。”

除了孙静静和梁青,其余人全在鼓掌。

……

从会见室出来,苏樱桃要上车的时候,就见孙静静迎上自己,走过来伸手了:“小苏同志,你今天帮了咱们国家特别大的忙,我代表国家,由衷的感谢你。”

“你是领袖?”苏樱桃反问。

孙静静心说,这个女同志怎么这样?

“不是领袖,你凭什么代表国家?”苏樱桃再说。

孙静静愣了一下,正好梁青过来,就说:“你这个女同志怎么这样,静静同志代表国家感谢你,你应该感到荣幸。”

“她又不是领袖,凭什么代表国家?”苏樱桃还就不依不饶了。

“好了好了,梁青,别吵了。小苏同志,我们将来会下秦州,专门采访的,也希望你不要辜负妇联主席的期望,好好工作,把针对妇女儿童的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口头说说。”孙静静看苏樱桃脾气挺冲,不好说话,拉起梁青走了。

冯清香走了过来,笑着对苏樱桃说:“孙静静同志是不是特别有一种主人翁精神?她是咱们首都最尖锐的记者,你要努力做好工作,小心别被她抓住了报道。”

孙静静的风格,苏樱桃很清楚,首先,不论走哪儿,张嘴就会是一句:我要代表国家感谢你。

再是,不论在哪儿做采访,或者写稿子,她其实主观偏见特别大,漂亮的女同志,总觉得人家不正经。

哪个干部穿件好衣服,她就觉得对方在贪污。

对了,她将来有一项大政绩,就是在计划生育,曾提倡过,为了降低出生率,应该给溺死婴儿的人免于刑事追责。

好在领导们不是傻子,没听她的。

不过现在不说这个,苏樱桃要去供销社换丝绸了,而邓博士,却给冯清香留了下来。

据冯清香说,是总理要见他,而且是立刻要见,邓博士就跟着冯清香走了。

……

毛纪兰今天一个人在家,孙子不在,虽然说她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但整个人都空落落的。

早晨才下楼,就见满院了苏樱桃的大字报。

当时老太太急的呀,差点就犯了心脏病,结果听了听大院里的风评,人人都说珍妮不错,还有好些人说:“那个小女孩就该进国家队,以后出国比赛,那叫为国争光。”

那个小珍泥,就那么能干,打了回乒乓球,满院子的大爷大妈都佩服她?

珍妮是个闷乎乎的小丫头,一直默默无闻,小小年纪会带娃娃会做饭,平常毛纪兰还经常对她大呼小叫的,因为心里觉着,她占了自家宝秋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