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2/3页)

如果其他作者,还能办个签售活动,这样能吸引大批粉丝购买正版书籍,但苏雯慧过于低调,并不愿意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错失了很多吸粉的机会。

要知道如果她愿意曝光,美女作者的噱头能引起多么强烈的反响。

“我知道,其实以报社现在的出版量我已经很满意了。”

“是啊,这次又要加印一万册,《问鼎天下》的反响也不错,你给个地址我,结了稿费就给你邮过去。”

“好,我过几天把地址和续写的内容一起寄过去。”

一万册的版权费是两千五百元,加上每天千字一百二的稿费,苏雯慧估摸着这一次能收到两万左右。

两天后,夫妻两做东请客,在食堂摆了三桌,买了现成的凉菜,炒菜、炖菜由炊事班、家属们主动帮着一起做了,苏雯慧只负责了两道,干锅鸡和土豆焖牛腩。

李翰东果然请来了不少领导,团长、师长、政委,三桌都坐满了。

师长道,“翰东这次吃饭可是大阵仗,这是以后都按这个标准?”

郑团说,“要我说一碟花生米,一盘炒咸菜,再加饺子管够就行,我反正不挑食。”

政委笑道,“你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怕你媳妇来的时候大家起哄让你请客对不对?”

李翰东笑道,“郑团别有压力,这都是我媳妇准备的,她也是看咱们难得聚在一块,让咱们吃点好的。”

苏雯慧没随军前在部队就挺有名,可谓“一寄成名”,都知道她是个大方的,今天大家总算碰面了。

吃饭的时候,有人给苏雯慧敬酒,“苏同志,翰东说今天这么丰盛是多亏了你,咱们道声谢,以后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也不妨记得喊我们。”

这话一听就是玩笑,苏雯慧顺着话应下,其他人也跟着起哄。

“哎,大家听到了,听者有份啊,以后但凡闻见他们家做饭的香味就过去。”

“你属狗的啊,还闻着味就过去。”

李翰东也领着苏雯慧给领导们敬酒。

“苏同志,感谢你对咱们部队的支持,愿意放弃工作来随军,翰东的军功章有你一半的功劳。”

“师长您过誉了,我不过是做了一位妻子该做的事。”

师长听后哈哈大笑,“你说的对,咱们所有的军属都是有思想觉悟,为咱们国防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幕后英雄,所以这一杯得敬在场的所有军属们。”

特定环境下,这样慷慨激昂的话语让人听后心潮澎湃,军属们脸上纷纷涌起骄傲自豪的神采。

这次吃饭后,苏雯慧跟军属们的距离无形中拉近了,大家也发现她只是喜欢安静,不爱说话,其实为人不错,不是那种看不起人的傲慢性子。

转眼十来天过去了,苏雯慧将写好的十完字稿邮回报社,之前的三十万字,加上这次的十万,整部的上卷结束,她准备再用一个月的时间把下卷写出来。

这天李翰东回家跟她说了个消息。

“军属们来部队都带着孩子,部队离学校远,政委考虑咱们自己建个幼儿园和小学,你学历高,问你愿不愿意帮着管管?”

至于更高的年级可以去市里的住宿学校,环境都挺好。

苏雯慧诧异的问,“我?让我管什么啊?”

“当校长,管行政,教师咱们面向社会招聘。”

“校长?这责任也太大了吧。”

“咱们学生不多,只要负责任就行,政委觉得你能胜任,当然最后还得看你的意思。”

这个消息把苏雯慧整的有点懵,一是感动于政委的信任,另一个就是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胜任。

这种胜任不是能力方面,毕竟上辈子也是办过杂志开过传媒公司的,而是一种责任上的胜任,她得对学生们负责呀。

“我现在脑子有点乱,得认真考虑一下。”

“好,你考虑清楚了告诉我,我去跟政委说。”

“那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觉得可以试试,其实你辞了报社的工作我也觉得挺可惜的,你每天在家里创作,也不大出门,学校就在营区,学生少处理的事情不多,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很适合你。”

他说到最后,苏雯慧甚至都觉得这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工作机会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那我就同意吧,一定会尽全力做好。”

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采,李翰东最喜欢看到的就是他的笑容,前阵子见她一直埋头写作,连门都没出过几次,就一直担心她的健康和情绪。

“写完这一本你就休息吧,别把自己绷的那么紧。咱们现在缺钱吗?”

他问的是疑问句而不是反问句,毕竟从结婚开始他就没再管过钱,以他现在副团的工资津贴,哪怕苏雯慧不工作,养一个她也绰绰有余,何况她近两年挣了不少稿费,他就算不过问多少也是知道的,并不想媳妇过分努力而忽视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