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3页)

沈荔认真地说:“不是,我真的要买东西。”

准备买的东西是本子和笔之类的文具。昨天去书店没买,一是因为商场里的文具一大半都是进口的,价格虚高。二是她以为原主会有。

结果整理完整个房间,她也只找到一根快没水的笔,在纸上划拉半天才出来断断续续的油墨。

这回沈荔彻底信了原主不是没怎么学,是一点都没学。

不过沈淮年的询问倒是提醒了她,以沈淮年如今在学校里的热度,他俩这么并排走进去,估计论坛里又是一阵血雨腥风。毕竟原主极度介意别人知道她是重组家庭,没有告诉任何人她是沈淮年的继妹。

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把身边性情大变的人和穿越时空这么荒诞的事情联系起来的。但她转班已经引来了极大的关注,如果全校几千双眼睛都盯着她看,难免不会发现蹊跷。要让她顶着原主的妆容模仿原主的人格……难度实在太大了。还是尽量息事宁人,做自己比较舒服。

沈淮年对这一点不知情,热情道:“没关系,我可以陪你。”

沈荔:“你在嘉年人气太高了,容易引起一些麻烦。今天论坛热帖全是我,如果不想加热的话,我们最好还是分开走吧。”

沈淮年想说没事,他还没有臭屁到担心家人影响自己名声的地步,但沈荔却执意说,是她自己不想被推上风口浪尖。

话都这么说了,沈淮年自然不好强迫她,他也不希望一番好意终成了困扰,循序渐进需要过程。

-

五分钟后,沈荔把买好的文具塞进书包,向马路对面走去。

嘉年中学的校门修建得非常气派,不少人特意跑到这儿来拍照打卡,沾一沾才气与壕气。

沈荔走进校园没多久,傅嘉延李珂南他们刚好吃完早餐,从食堂方向走了过来。

一大片乌云不知道什么时候移到了校园上方,天色灰蒙蒙的,但沈荔在人群中依旧打眼,白皙漂亮,仿佛是灰暗背景中的一抹亮色。

李珂南眼睛也跟着亮了起来:“诶?那不是昨天那小姑娘吗?咱们要不要跟上去?”

易崇白了他一眼:“跟上去干嘛,你跟踪狂?”

李珂南:“看一下是哪个班的,我还来不及道谢。”

易崇无语:“人家说了不需要你的道谢。”

李珂南:“人家那是客套话你也信啊,反正我得送点谢礼,不然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易崇:“就你还涌泉,泥石流吧你。”

李珂南:“哎呀反正要报就完了,不要咬文嚼字。”

傅嘉延神情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说道:“作业抄完了?”

周一的清晨,肩上的任务总是比往常要更艰巨一些的。

李珂南和易崇几乎同时卧槽了两声,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

三楼楼梯口紧挨着高二年级教研组。

整个组里都知道,七班班主任樊玲和八班班主任王羡林不对付。

因为这两个班级平均分常年垫底,不分伯仲,已经在倒一和倒二的位置轮番坐了整整一年了,比年级第一第二打得还要激烈。

虽说七班有学神裴星洲,八班有学神傅嘉延,常年霸占年级前三中的两位。但七八班的基本盘都太弱,凭一两位高分的学生是撑不起来的。

樊玲和王羡林因为班级均分与年级均分的差距,常年被领导骂。但他俩没有半点儿惺惺相惜的意思,每天做的最多一件事,就是互损。虽说这个“互”字,通常是樊玲挑起来的。

“你们班转班生今天就要来报道了吧。”樊玲语气中有几分掩藏不住的幸灾乐祸,她很少在清晨拥有这样愉快的心情——班里的学生总能把她气得短命。

但今天意义非常,文科班那边垫底的差生突发奇想转理科了,而且去的班级的是八班。这意味着八班的平均分将继续走低,也意味着七班垫底的概率大大减小了。持续了一整年的噩梦般的,薛定谔的垫底,就此告一段落。

“是啊。”王羡林埋头整理资料,和樊玲的心情截然相反。周一总是格外繁忙,因为两名同学转班,今天的繁忙又多了一项内容。

“你说你们八班都那样儿了,一个差生转文科本来多么好的一件事儿,结果……你说你招人也不招个成绩好的。”樊玲呷了口茶,眼睛往王羡林桌上沈荔的资料上瞥。

王羡林没空理她,笔尖唰唰唰地写着材料:“这是学生自己选的,不说别的,我们也要讲求一个先到先得的原则。”

“但听说这位心思完全没放在学习上,逃课迟到早恋旷考,样样不落。文科组那边怎么管都管不过来。她父母倒是很厉害,沈氏集团,全国知名的大企业……”父母有权有势,意味着老师更难干涉,樊玲压着声音——压着刚好能让整个办公室都听见的声音说,“她还特别喜欢化妆,把脸上涂得乌漆嘛黑,马上晨会了,最近查的严,老王啊别怪我没提醒你,当心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