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3/4页)

没过两日,柳香就从自己夫君赵佑楠那里得知了消息,说是那天晚上是赵王出的手。赵王忌惮魏王军功高,就和贵妃合谋,打算趁魏王外出时选个适当的机会给他搞点意外,最好能缺条胳膊或者断条腿什么的。

但魏王技高一筹,不但没落入赵王圈套中,反而自己将了一军,拿住了实证。

如今宫里闹哄哄的,圣上不得已关了贵妃禁闭。就连赵王,也挨了罚。

只不过,说出来毕竟是天家丑闻,所以真正处罚贵妃母子的原因,圣上没有公布。对外,对他们这些朝臣,只说是贵妃犯了宫规,赵王是母罪子罚。

圣上虽这样说,但朝臣们心中该明白还是明白的。那天晚上街上发生那么大的踩踏事件,大家又不傻,不可能不把这二件事联系到一起。

而这两天,原暗中默默支持魏王的大臣,也都到了明面来。御史大臣们更是弹劾赵王母子,好像已经开始认定魏王将会是继任新君了,所以开始在未来君主面前尽力卖好。

但部分朝臣越是这样,圣上越反感。何况,就这样明目张胆的为魏王说话,话里话外都是一副魏王才是正统的样子,难道拿东宫是已经死了吗?

魏王母子过于激进,无疑是得罪了皇后的。

后宫娘娘们之间的争斗,是错综复杂的。从前皇后百般看贵妃不顺眼,但如今一旦见德妃有机会更近一步,她自然会拉着贵妃一起共进退,开始孤立德妃。

宫里的这个年是要过得很精彩很热闹了,不过,这些倒不是柳香关心的。近几日,荣安大长公主身子突然越来越不好,年三十这日一早,柳香约了卢秀慧一起去大长公主府探望她老人家。

顺便,也各自把自己的孩子带着去了。

大长公主原是住在赵侯府,和赵老太君一起作伴的。只是年尾这几日,才从赵府搬回自己公主府来。

也不知怎么的,老人家突然上吐下泻。宫里御医过来号脉,说是老人家一是年纪大了,身子难免不好,二则是老人家可能心情也不是很好,心里不舒服,自然就病倒了。

圣上和皇后都亲自过问了大长公主病情,宫里也拨了最好的御医来,大长公主府里伺候的奴仆也都很尽心尽责。所以,老人家虽说遭了点罪,但暂时还不至于要了命去。

柳香去探望她老人家时,老人家正卧靠在床头闹脾气。丫鬟嬷嬷一个轮一个的哄她吃药,她也不吃。谁再多说两句,她就使性子摔碗,弄得大家都要哭了。

老人家见到明霞和墩哥儿,立马就换了一副表情,忙让他们姐弟去她身边坐着。

柳香在墩哥儿耳边说了几句,墩哥儿“蹬蹬蹬”就摇摇晃晃的晃到床边,然后一脸认真说:“太奶奶,要按时吃药,这样病才好得快。病好了,才能和我一起玩。”

墩哥儿口齿并没那么清楚,一口气也说不出这样的整句子来,断断续续磕磕碰碰才算说完整。

大长公主听后,就高兴得不行,忙让丫鬟们把药端来给她喝。

这会儿也无需人再劝她哄她了,她直接自己抱着碗一口气喝了。喝完连眉头都不蹙一下,还把药碗反扣过来给墩哥儿看,和他说:“你瞧,太奶奶全喝了,一滴不剩。”

墩哥儿有模有样的认真检查了一番,见真的是一滴不剩后,这才冲大长公主露出个笑脸来。

“这样才对嘛。”墩哥儿说,“病了就要喝药,这样才是好孩子。”

墩哥儿记得自己生病时,娘亲就是这样对他说的。

大长公主稀罕得不行,揉了揉墩哥儿小脸儿,亲切道:“可真是太奶奶的乖宝宝哦,有你这句话,以后太奶奶也会好好按时喝药的。等太奶奶彻底好了,去找你玩好不好……”

屋里伺候的奴仆们一听这话,都瞬间松了口气。

明霞走过去,十分规矩的朝老人家请了个安。

“明霞丫头也是好孩子。”大长公主虽然最喜欢墩哥儿,但也很喜欢明霞。她觉得明霞这样的才是正经的大家闺秀该有的模样,聪慧可人,落落大方,比她娘还要好上三分。

“今天是除夕,你们怎么过来了?”这句话是问柳香和卢秀慧的。

柳香说:“正因为是除夕,所以我们才过来陪您。今儿中午,我们就不回去了,等到了傍晚再回。”

大长公主心里很感动,但嘴上却还是劝说:“除夕团圆日,你们该回家和家人团聚的。不过,你们若是留下来陪我,我肯定很高兴。”

柳香如今是知道了自己身世的,难免更会觉得大长公主这一生都十分遗憾。她不知道她祖父年轻时有无对这样的一位公主动过心,但老人家自打认识来,就对她特别好。凭着这份好,柳香也是必须要在她晚年缠绵病榻时侍奉在她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