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3/7页)

不过他被施针之后倒是没觉得怎么疼,反而在片刻之后,他听到给他施针的女子步伐飞快地离开了。

武恒正奇怪怎回事——

噗!噗!噗噗!噗噗噗……

无数个连环屁放了出去。

武恒脸色极其难看,幸而屋子里没人,妙的是这些日子一直不舒服肚子,终于不那么鼓胀又坠坠地难受了。

崔桃这时则在楼下跟跑堂的道了歉,还给了他们五贯钱作为赔偿。

跑堂的本来挺生气,一瞧崔桃赔这么多钱,自然高兴,马上表示没关系。

“不许收!”武恒不知何时下楼,喝令跑堂的一句,随即请崔桃入雅间落座。

“崔娘子有何求,但说无妨。”武恒还是冷着一张脸。

崔桃就将从地臧阁搜来的胭脂水粉给了武恒,请他分辨一二。

武恒只轻轻闻了一下,“红蓝花、重绛、石榴、苏方木。”

“这是阿容胭脂铺的东西,不过听说近来都被你们开封府查抄了。”武恒道。

“嗯,不瞒先生,这些东西跟地臧阁有关,故想详查来源。”崔桃见这武恒确实是个有点能耐的人,倒也不瞒他。其实瞒也瞒不住,倒不如显出点诚意来。

“听说了。”武恒又闻了水粉,跟崔桃道,“其实不论口脂还是水粉,新鲜制成的味道与置久的终归都不同。我刚好闻到过这阿容胭脂铺新鲜制成的胭脂。”

崔桃眼睛一亮,忙请问武恒在哪儿闻得。

“邓州。”武恒告诉崔桃,他游历各地的时候,都有个习惯,先去当地的胭脂铺看看,“但在邓州,售卖此种胭脂水粉的铺子却不叫阿容胭脂铺,而是叫三泰。”

“三泰?”

“嗯,制成必在那里,是很新鲜的味道。”武恒道。

崔桃因而想到,韩综曾编过一个假故事,说她在邓州偷盗盐运图的时候,被他救了,然后安置在老宅里。事后曾解释说,因听说邓州发生过偷盗盐运图的事,韩琦会求证,才就此瞎编了的一个故事。

这话当时是混过去了。

但崔桃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她跟韩综的随从烛照套话,烛照曾透露过韩综曾独自一人去过邓州。当然,这很可能是仆在帮着主一起撒谎。可崔桃觉得,烛照当时应该是说的实话。韩综的谎言里有关于邓州的部分,有可能属实。

因为如今这地臧阁所开的胭脂铺制成之地,也在邓州。

崔桃跟武恒道谢之后,便要离开,忽听武恒问起鬼宅挖眼女尸案。

崔桃纳闷地打量武恒一眼。

“因我双目失明,便尤为憎恨毁人双目之人,还望崔娘子早日破案,为逝者申冤。”武恒道。

崔桃应承,“想不到你还挺有侠义之心。”

“外人都道我脾气不好,殊不知是他们太笨,叫人懒得有耐心与之讲话。”武恒淡然地伸手,精准地抓住自己身前的茶杯,饮了一口。

崔桃想他应该是通过嗅觉准确地确定了茶碗的位置。这世上总是有些人天赋异禀,比如闻香师,闻一下就能分辨出香水里的几十种成份,武恒显然就属于这类人。上天让他失去了双眼,却让他拥有了更为灵敏的鼻子。

崔桃:“但我怎么听说你好像是双目失明之后,脾气才不好?”

武恒哼笑,“没失明的时候,总被眼前所见迷惑,分辨不清。看不见了,才终看清人心如何。很多人总是用一副同情的口气跟我说话,好像我瞎了眼,就成了废物一般。实则蠢得是他们,废物的也是他们,叫人没由来地心烦。若世间人都如崔娘子这般聪明,我倒是没脾气了。”

崔桃笑了一声,“那我当你这话是赞美了,今日多谢帮忙,以后若有事我能帮得上忙的,尽可以去开封府找我。”

武恒略略‘嗯’了一声,然后道:“不送。”

崔桃从御街直接转路去了大雨巷鬼宅。这座鬼孤零零位处在巷子末尾的拐角处,便是在白日,这巷子也有种阴森的感觉。大概是路旁的几棵槐树长得太过高大,遮挡了大部分的阳光,导致路上都是阴影。

崔桃带着王四娘和萍儿从巷首走到巷尾,不在巷中见一个人。这里的每一户都住了不少人,从院子里的生活用具和晾晒的衣物就可以看出。而且都是男子的衣物,不见有一件女人的。据李远调查可知,这巷子里每个院子的住户都是十几数男人混杂住在一起,都是外地来汴京赚钱的年轻人,做着最下等的苦力活。

他们年纪大都在十七八至二十四五,都是因为家里穷,才来汴京揽些活计,要么挣钱接济家里头,要么给自己攒钱娶媳妇。因都要为生活奔波,他们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干活,最多只有三四个时辰休息,回来时都累得差不多虚脱了,倒头就睡,天一亮就要起来出门去继续做活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