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4页)

厨子是那么容易做的吗?不是,家常菜谁都会,但上酒楼吃饭,就是为了尝到不一样的味道。当年的海城那么多老饕,她从接手以来就被人不看好。但真尝了味道,那些老饕们知道了,她就是有那个资格,继承海城酒楼。

尽管后来因为管理酒楼她没有像之前那样守在后厨房做菜,可全酒楼菜品得把控,都是她管理的,味道如何闻一闻尝一尝,过不了她这关就倒掉重做,中间哪里出了问题,也是她细细的告诉厨房里的厨子,一点也不马虎,如果她没认真学过做菜,恐怕对于菜品的把控,也做不到那么到位。

但她从来不觉得自己这样有多厉害,经营酒楼嘛,食客吃得开心最重要,她要做的就是让食客开心,让酒楼一直传下去。

同时她还认为自己需要一直学习,每做一份菜,都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她现在每天下厨,没有丝毫不满或者是觉得累,这是她身为厨子的责任,是她应该做的。

她和这些徒孙比拼,倒也不是为了争个输赢,而是这些徒孙有些问题。不够谦逊,也太骄傲自大了。这样对厨艺的研究就会松懈,做出来的菜也失了更纯粹的味道。

沈晓明被她的态度震到了,莫名得觉得对方像极了自己的师父,充满了威严。

没等他说什么,廖清欢走进厨房·。

她的米饭要出锅了,得让刘红星熄火。

……

米饭是主食,每个桌子都会点,其他菜不是每个桌子都会点的。

至于如何比,他们是去问那些每道菜都点了的客人,看看客人们最喜欢的,是谁做的。

所以这种比拼还是非常公平的。

廖清欢去打开蒸饭得时候,沈晓明几个人也进了厨房,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看热闹的。

见廖清欢让自己的帮厨熄火之后,又稍微焖了会,才掀开盖子,脸上不屑的表情简直不要太明显。

刘红星有些紧张,因为离得近,在盖子掀开后,他和廖清欢是最先闻到味道的。

如果说刘红星闻到的味道是风中造谣的绸缎,那盖子掀开后,味道就如同直击面门的长缨枪。汹涌且霸道,瞬间就将厨房里其他味道给冲散了。

他眼神有些迷瞪,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香味,甜软甜软的,如果这不是一份米饭,他都要以为是几十年前,擦着香粉从他身边路过的甜美女郎。

不仅他迷瞪,其他帮厨们也都傻了,一般帮厨是需要蒸米饭的,所以他们也从来没想过,这普通的大米,能香成这样。

而沈晓明张文跃还有孙林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味道是最直接的。它很明白的告诉他们,它绝对不是一份普通的白米饭。

沈晓明更是惊愕的瞪着那木桶,只是普通的大米而已,香味怎么会这么浓烈?

但随即他又安下了心,虽然不知道廖清欢用了什么方法把大米蒸出这种香味,但米饭就是米饭,再怎么做,不也还是米饭的味道。

廖清欢透过升起的白雾看着木桶里的米饭,白如细粒的羊脂白玉,透着油润的光泽,不仅油润,表面还透亮,每一颗都非常饱满剔透。

她点点头,有些满意。其实这大米不算特别好的,能做成这个样子,已经非常不错了。

陆长缨从外面走进来,闻着味道都不带变脸色的,走到廖清欢身边低声问了句。

“饭能送出去了吗?”

廖清欢拿起一个专门用来装饭的大海碗递给他,“装吧。”

……

外面的展红旗一桌吃着菜,听李淑华说是新来的师傅做的,吕六子他们还非常期待。

他们不像李淑华,干脆的从工厂退了来这里做事,能天天吃好吃的。他们食堂的饭菜味道实在是一般,也就是煮熟了而已。

所以之前在这里吃过一顿,愣是记了这么久,时间长了吧,越来越美化记忆中的味道,所以在吃到菜之前,那期待度也一直攀升。

一盘子酥烤棉花条子,小鱼烤得表皮淡黄,鱼皮都是完整的,吃起来也很酥脆,里面的鱼肉很细滑,味道确实不错。

但他们是吃过廖清欢做的烤鱼,和廖清欢做的烤鱼对比起来,真酥烤棉花条子,也就吃个细滑的滋味,完全不如廖清欢做的烤鱼诱人。

红烧鸡块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有食欲,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大家都是很难得吃到鸡肉的,这道菜一上桌,大家的筷子就伸了过去。

鸡肉爽滑,有香菇的浓香。鸡肉的口感完全不柴,非常的嫩。因为料放得足,吃起来非常有味道,吃得大家连连点头。

而囫囵茄子做得新颖,一条条放在盘子里端上去的,吃的时候夹起一条。香味没有红烧鸡块那么浓烈,可味道却很不错,外面的茄子皮被牙齿破开后,酥烂的茄肉和软糯咸香的猪肉馅便争先恐后的钻出来。于此同时,还有鲜美的汁水沾满你的每一个味蕾,惊讶和惊艳一同热烈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