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乔迁(第2/4页)

文皎饶有兴致的笑道:“你又想出什么鬼主意了?快说罢,我不怪你就完了。”

陆清这才开口道:“太太,我才刚想了,莲姐姐马上要往宁春去成婚,这一来一回一两千里,往后一年再要见一面也难。我舍不得莲姐姐,玉儿姐姐也舍不得。”

“不如这回我和玉儿姐姐一起送莲姐姐去如何?这一来玉儿姐姐是楚国公的嫡长女,说出去才能最代表楚国公府。二来么,玉儿姐姐左右几年后也要去渤海,不如这回先去熟悉一番,往后心里也有个底呀。三来嘛,咳,正好儿……唔!唔!”

黛玉听前面几句还好,但听到第三条,她立时就知道陆清要说什么,赶忙起身去捂她的嘴,气道:“你这丫头!”

陆清撒开文皎的胳膊就下了榻提着裙儿往外跑,黛玉扬着手帕子追,英莲看太太在那里扶额无奈的笑,也笑了一会儿,又起身去给她两个拉架。

三个姑娘正闹个不休时,忽然来人报说工部有人求见。这下也不用人拉架了,姑娘们你拉我我拽你,都回到文皎身边儿听文皎分派。

文皎道:“我去前头看看,你们先回去罢。玉儿,清儿,正好儿你们帮着英莲理理东西,等过会子,我把她的嫁妆单子也送过去。”

说着,文皎把桌上几封信拿起来,依着信封上的名字分给孩子们。一封是柳湘莲写给英莲的,一封是陆溶写给陆清的,还有一封是给黛玉的。

黛玉红着脸接过信,才要转身,衣袖却被人拉住。她抬头,娘在她耳边悄声问道:“玉儿,你想不想去?”

“若是想去,那就跟着一起去。你爹那边儿还有别的事,我都能给你摆平了,不用怕。”

黛玉抿着嘴,轻轻点了头,陆清就又迈进屋门儿,拉着黛玉的手往外走,嘴里说道:“莲姐姐怕羞,都走没影儿了。玉儿姐姐,咱们也快回去罢。我看东西不少,且得收拾一日。”

正屋内,文皎换过一身见客衣裳,又戴了支大凤,便扶着丫头的手往前厅过去。

工部来人是位年轻郎官,隔着帘子也能看出来有如芝兰玉树一般。

他见了文皎转过屏风,忙躬身行礼,口称:“工部营缮员外郎李明诚见过夫人。”

文皎听见这个名字微微一愣,笑道:“原来是李探花,快请起,请坐罢。”

看李明诚小心坐了,文皎便问:“不知尊姑母身体可好?我回了京中,本想请她来坐坐,也叙一叙这些年的情分。谁知潘知州今春外放,她也跟着往渤海去了,倒让我有些遗憾。”

李明诚回道:“承蒙夫人记挂,家姑母也一直感念夫人的情意,常与晚辈和潘表弟提及夫人的恩德。家姑母近些年有了春秋,常有些腰腿酸痛,但请太医看诊过几回,也渐渐的好了。”

文皎笑道:“平安就好。幸而李姐姐养了一双好儿女,又有你这位好侄儿,一见了你,我就知道李姐姐这些年当过得不错。”

李明诚忙说“夫人谬赞”云云。

文皎又道:“只是渤海苦寒,李姐姐又有了年纪,万一在那里缺什么少什么,你一时办不到的,不妨告诉我。我这里什么都有,纵是没有,办来也便宜。或是她还有什么话想和女儿说,也可告诉我,我入宫方便,不拘哪一日说了就完了。”

李明诚待要谦虚推辞几句,抬头看了一眼苏夫人,又想起姑母说苏夫人“为人方直”等语,索性直接起身道谢:“晚辈替家姑母谢过夫人美意。”

叙完了两边儿的关系,文皎方笑问道:“李员外郎今日前来所为何事?难道是公府已修缮完毕,选好了日子要我们搬进去了?”

李明诚道:“正如夫人所说。楚国公府并旁边园子一所都已修缮完毕,钦天监占了吉日,请楚国公并家眷于本月二十六日搬入新居。园子内亭台楼阁原有牌匾对联暂还未动,还请国公和夫人亲自赏过后再行更改。还有凉国公府也已修缮好,知凉国公府大小姐在贵府,就一并告知夫人。”

文皎笑道:“辛苦李员外郎了,到时候乔迁之喜,也请李员外郎并工部诸位大人务必赏光。”

李明诚忙谦虚一番,又起身道:“下官此来还有一事请夫人定夺。”

“何事?李员外郎请说。”

李明诚便道:“圣上赏赐园中有一庵堂,暂名‘栊翠庵’的,庵里暂居住着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师父,法号‘妙玉’。”

“据荣国府中人所说,这位妙玉师父本是苏州人士,祖上也是诗书仕宦之家。因妙玉师父自小多病,买得许多替身都入了空门都不中用,只得妙玉师父亲身入了空门才好了。”

“五年前,妙玉师父随她师父来京,她师父于冬日圆寂,临终留下遗言,命妙玉师父留在京里,不宜回乡,京中自有她的结果。(注1)四年前,荣国府营造此园,庵内少人主持,就请了妙玉师父过去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