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内外(第2/3页)

看样子是外头出了什么事儿,柳云卿也不急着回去了,就立在门口等那婆子过来,等丫头打帘子,又抬脚迈步入了屋内。

白夫人本已躺在炕上命丫头捶腿预备歇中觉了,听见人报有事回禀,只好睁开眼睛等着。

哪知先进内室的不是报信的婆子,而是柳云卿,白夫人眉头一皱,无奈朝她招手道:“过来坐,正好儿一起听罢。”

柳云卿抿嘴一笑,见婆婆果然不怪罪,便行了礼端端正正坐在炕上,听那婆子说了贾家还银捐园子之事。

临近午时才发的圣旨,现今不过才过了一个多时辰,贾家不但把银子还了,还干脆利落的把省亲别院给捐了,这等雷厉风行出手果断,饶是白夫人活了五十六年,历经三朝见过多少事,也不由得心内赞叹。

那婆子说完了话,见主子们没有吩咐,便又行礼出去。

屋内白夫人思索一会,笑道:“没成想这贾家的男人都不争气,他们家娶回来的媳妇倒都是争气的,现今当家的将军夫人王氏当是个人物。”

柳云卿跟着点头,复又悄声和白夫人笑道:“娘,才刚那婆子回话,说是三等威远将军贾琏并贾氏族人贾绵捐园子,可半个字都没提贤妃呢。”

“我记得现今当家的威远将军和王淑人乃是荣国府大房子媳,贤妃是他家二房出的,现今看来,两房之间闹了这么一场,还是势同水火,荣国府放着二品贤妃一字不提,您看……”

如今宫中贤妃得宠,白夫人虽知是苏皇后计谋,可宫中从未出过这样宠妃,她做娘的还是不免为女儿担忧。

苏皇后虽说不在乎贤妃是不是有孕,贤妃能生出个儿子来最好,可白夫人身处宫外,眼见荣国府虽倒却未死,大房现有爵位,当家人又厉害,二房贤妃亲弟年纪轻轻就进了学,往后举人进士榜上有名也不是难事,两家若能拧成一股绳儿,对贤妃也是个不小的助力。

本来宫中就有庄贵妃慧贵妃两位高位有子妃嫔,贵妃位视一品,爵视亲王,与亲王妃并长公主都能平起平坐,又都有皇子,就算顶着个“妃”字,只能再皇后面前俯首称臣,可到底是不小的隐患。

后宫贵妃位上已满,贤妃虽不能再进一步,可妃位也位视二品,爵视郡王,若再有了皇子,又有家世,也不容小觑。

现白夫人知道贾家两房当家人极生分,荣国府大房连二品贤妃都不想沾上,提都不提,如此贤妃娘家便只有罪臣二房贾政夫妇,纵是亲弟出息,要出头也得等十年八年,贤妃暂时便不足为虑了。

荣国府还银捐园子让宫外白夫人放下一桩心事,宫内皇上也才和苏皇后用完了午膳歇中觉。

贾家还银捐园子虽是大事,却没大到可以吵醒圣上皇后娘娘歇息的份儿上。

是以皇上苏皇后午睡起来,才听了太监回禀此事。

白夫人柳云卿能想到的关节,皇上和苏皇后自然也意识到了。

苏皇后心内笑了贤妃好一会儿,心道她打听的果然不错,面上却带着真诚的恭喜,和皇上笑道:“如今有了荣国府牵头儿,底下还银子的人也不好犹豫了,恭喜临郎收回欠银。”

皇上笑道:“要恭喜的事儿何止收回欠银一桩,文君当真不知?”

苏皇后笑道:“天知地知,临郎知我知,何必说出口呢。”

太监女官们都带着笑等着两位主子打完哑谜,夏太监有心想恭维两句贤妃娘娘大义,看着这情形,却又赶紧把话咽下,心道看来贤妃娘娘再怎么样,果然比不过皇后娘娘,也不知他的谋算到底有没有用。

夏太监心里正暗自懊悔怀疑自己,皇上与苏皇后皆不知道,皇上笑了一会儿,吩咐道:“荣国府贾琏与贾氏族人贾绵虽在朝中无职,却也有为国为民之心,不愧为功臣后裔。”

“传旨下去,贾琏贾绵捐园,朕深感其深明大义,再念其祖之功,特赏赐贾琏子孙荫监名额一,贾绵进学后,可免试直接到国子监就读。”

苏皇后听了皇上的赏,心里更是乐不可支,又泛起一些对贤妃的可怜。

贾琏贾绵捐园子,虽说从头到尾没提是以贤妃的名义捐的,可这园子到底是预备给她省亲才建的。

娘家人对她只字未提,皇上也并未嘉奖于她,这在外人看来,可不就是荣国府主动和贤妃划清界限,皇上也默许并赞同了这事么。

照着这么一想,荣国府捐园子到底是给皇上表忠心,还是想顺便和贾家二房并贤妃再次撇清关系……

苏皇后抿嘴一笑。

荣国府里,贾琏带着人依王熙凤的话捐了园子回来,明明是大冬天,却担忧出了一身的汗。

老太太的意思是以娘娘的名义捐,把他们捎带上,可凤丫头送他出门,悄声嘱咐他让他半个字都别提娘娘,只说是荣国府贾琏并贾氏族人贾绵捐的,左右事儿是他办,真办成了,老太太纵是生气又能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