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李氏(第2/2页)

而文皎是一品夫人,她替韩家过去一趟看看说说话,更显得对女方家里尊敬。

左右送佛送到西,已决定和韩家交好,黛玉也已认了韩总兵松夫人做干爹干娘,不过往李家宅子走一趟,便把这人情做得更全,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日一早,文皎便起来梳洗了,穿过一身比较端庄的见客衣裳,发髻上也戴了支凤钗,和松夫人吃过早饭,便又带着黛玉三个往新娘子暂居的地方去。

说来也是巧了,韩远晋的未婚妻正是四川李按察使之女,今年十七岁,其长兄李明信现任山东淄州同知,其次兄李明诚便是去年新科探花,现在翰林院任正七品编修。

四年前,潘张两家虽出了事,但文皎和李夫人冯夫人的联系却一直没断,黛玉也记挂着闺中梅婷婉燕婉贝三个小姐妹,时时写信往延平府镇原州去问问婉贝。

李夫人乃是李翰林堂姑之事也不是什么秘密,两边论起来都是亲戚朋友,大喜的日子里说出来,便是喜上加喜,也让远嫁的新嫁娘心里稍稍安慰些。

李姑娘母亲在成都着实走不开,大哥大嫂在山东就任,二哥在京城,都不能给她送嫁,是李府大管家和管家娘子送来的。

李家也算是仕宦之家,治家严谨,那管家嬷嬷姓赵,说话言语十分恭敬客气又不谄媚,让文皎一下便对李家产生了好感。

进了李姑娘闺房,文皎看李姑娘穿着一身银朱色的衣服,发挽随云髻,气度安娴,一双柳眉高挑,凤眼明媚,生得大气端庄,见了她便上来请安问好,又命人上茶上点,又和黛玉三个问好,行动言语进退有度,心里微微点头。

文皎再着意观察了一下李姑娘的手腕,见她肌肤微丰,不是那等瘦得手腕纤纤的模样,又更放下了心。

松夫人身子不好,已经再也不能管家事,等过几天她也带着玉儿几个回甘州,这一大家子的事儿可全都担在李氏身上了。

就看松夫人操劳了二十年的身子,李氏可万万不能是个身体孱弱的,不然这婆媳俩身子没一个好,松夫人又必然不忍新媳妇操劳伤身,不又得伤到她自己身上?

不是文皎对新媳妇心狠,而是韩家这个情况,就是需要一个身体健康能扛住管家理事的女孩子。

她又拉着李姑娘问了姓名年纪,知道李姑娘名叫李明欢,今年十七岁。

文皎极夸过李明欢一回,又隐晦的说了松夫人身子不好,往后韩家这些家事都要靠她来扛住等语,让她心里先有个准备。

她看李明欢若有所思,又见屋内只剩下她和李明欢贴身的丫头并黛玉三个,便笑道:“李姑娘也别多心,我说的话并没别的意思,松姐姐身子确实是支撑不住了,略多走两步都要气喘,太医连想事儿都不许她多想。”

“要不然,我是做娘的,怎么舍得把我家三个姑娘留在外边儿一个来月?这边人说话一向都直来直去,我入乡随俗,今日也和你多说几句。”

“松姐姐生育了五个男子,往后个个儿都要成家娶妻,说句实在话,就算人人都是好心,这妯娌多了就易生出摩擦,家里总得有个主事的人。”

“你是长嫂,早早把家里的事理顺,往后对你是只有好处的。”

话说到这里已经够多,文皎便不再多言,又说过几句别的,她是长辈,不好让小辈陪着,是以今日也并未留饭,午饭前就告辞回韩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