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为母(第2/2页)

“本来我说咱们在葛姨院子里吃药就是,娘非要自己回来,回来了还不好好在屋子里呆着,惹我担心。”

封氏笑道:“怎么好弄得人家院子一院子药味儿?”

“再说,我正好出来多走走,正好走累了在那坐着歇一会,并不是为了专门等你。”

英莲叹了口气,不好再说什么,扶着封氏进了屋子,就开始吩咐人抬热水来,母女两个洗漱。

边洗漱边聊天,英莲免不得说起来黛玉带回来的二公主送的几把刀来。

封氏看着英莲说葛先生武起刀来多么多么的威风,面上一脸羡慕,眼睛里闪着光彩,犹豫了一会,还是忍不住说了几句。

“没有两个月就要过年,翻过年去,你就及笄了。眼看成婚就是这两年,这些习武琴棋书画,闺中玩乐就算了,等成了婚,这些东西也都用不上。”

“我虽然管了二三十年的家,可毕竟比不上苏夫人管着这么大一整个府。”

“莲儿,你把心思也收收,那刀虽然是好东西,可也不能帮你过日子啊。什么时候去问问夫人,好好和她学学管家才是。”

英莲面上的笑容一僵,心里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勉强笑道:“太太说了,等到了西北,就抽空教我管家理事,不耽误的。”

封氏点头笑道:“这才是正理。难道成了婚,你还天天舞刀弄枪吟诗作画的?上头还有公婆,你也得小心孝顺。”

“还是正经得学些管家理事的本事在身上,往后日子才好过呢。”

苏州,林昌足足忙活了将近二十日,亲自上各家伏低做小赔笑脸,总算是把该还回去的东西都还完了。

还完了东西回家,林昌又赶紧收拾行李物品,好预备上京去备考。

本来林昌是打算自己带着林岭林峰和六个小厮回去就是,人少轻松,路上正好赶紧多读读书。

可他又怕他不在家,他爹娘再耳根子软,又收下许多不该收的东西来,因此力劝一家子一起去京中过年。

左右家里有了这么多下人,春耕的事也可以托付给大伯家里。就算是耽误了一年也没什么,总比父母在家里惹下事强些。

林昌和他爹娘说的时候,自然没说怕他们惹事云云,只说正好趁此机会,带爹娘去京中也开开眼,尽尽孝心。

正好是承蒙海叔叔婶子三年照顾,他才能今年中举,家里人全都一齐去,带了东西谢过才显得有诚意。

卫氏被林满日日念叨着不要和儿子拧着干,虽说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却也把这话暂且放在了心上。

再说是去京中见世面,这有什么不答应的?卫氏满面是笑,赞道:“就知道咱们昌儿是个最孝顺的。”

“哎呀,正好,昌儿和莲姑娘定下来也有个一年半载了,我还没见过呢。这一回去,好歹让我也先见见咱们未来儿媳妇一面!”

说着,卫氏就问林昌道:“昌儿,你见过这位莲姑娘不曾?快和娘说说,是位什么样的姑娘。模样性格都怎么样?”

林昌一听见卫氏嘴里说起来“莲姑娘”“未来的儿媳妇”等语,便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他娘又问莲姑娘如何,林昌越想越红了脸,但见爹娘妹妹还都等着他说话呢,他只好答道:“和莲姑娘见是见过两面的。”

“莲姑娘……莲姑娘模样生得,生得极好,性格温婉大方……”

林昌说了几句,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只好红着脸坐在那。

卫氏见儿子说得吞吞吐吐的,一拍大腿问道:“嗨,你这孩子,生得好是什么个好法?温婉大方又是怎么个大方?”

见林昌实在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卫氏只好又换了个方向问道:“那你知道她平日都做些什么不?”

这林昌倒是知道些,便说道:“海婶子给家里姑娘们请的宫里来的先生,日日教琴棋书画,还有从西北请的一位习武先生,日日教她们习武。论起来,莲姑娘诗书具通,比我还强呢。”

卫氏诧异道:“这么说,这莲姑娘还会武功?”

林昌听见他娘语气里似有不满之意,忙解释道:“是海嫂子说,小孩子们学些武功好强身健体。连我和岭儿峰儿也跟着一位柳先生学过一年的。”

林满见卫氏眉头一拧要说话,赶紧抢在她前头笑道:“你前儿不是还夸了说莲姑娘针线好,看来尚书夫人就是会教女儿,每天学这么多东西,还没耽误了做针线女红。”

“咱们昌儿是个有福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