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劝说(第2/2页)

这一套完了,苏夫人便迎上来亲亲热热搀了她的手,边走边笑道:“我今儿让玉儿英莲都到葛先生那吃饭去了,专门来和姐姐说说话。封姐姐今儿做的好汤好菜,可不都便宜了我了。”

文皎知道封氏也是心思细腻的人。她一说完,看封氏眉毛一动,便知道封氏已经有所感应。

既然封氏已经知道林海调任川陕甘总督的消息,上午才来人传旨,中午就有话要说,还能是什么事儿?

文皎只说了这一句,让封氏心里先有个准备,便不再提。

封氏英莲的这个院子不比文皎正院大,封氏住的正房三间虽然明亮开阔,但一会的功夫也就看完了。

文皎封氏又说了几句针线,厨房便把文皎的分例菜拿来了,加上封氏做的两道,也摆了一桌子。

丫头们特地把封氏做的菜摆在文皎跟前儿。

文皎吃了,果真觉得和家中厨子做的各有千秋,十分可口,着实夸了几句,笑道:“怪不得葛先生和清儿日日都来封姐姐这儿吃饭,我今儿也算是有口福了。”

封氏也没过于自谦,只笑道:“夫人喜欢,我过两日做些拿手的糕点给夫人送去尝个新鲜。”

文皎对美食向来是来者不拒,听得此言笑道:“我可当真了,你不送来,我可要上门来要的。”

这一顿午饭也算是吃得宾主尽欢。吃饭漱口喝了茶,文皎早看到封氏在廊下摆了躺椅,吃饭前就命人也赶紧给自己搬一个来,吃了饭正好和封氏并排躺在椅上说话。

深秋的阳光极好,天高云淡,虽然干燥,但空气中涌动着丝丝凉意,今日风也不大,叫文皎舒服得眯起了眼睛。

她一面心里想着看来带过去几个躺椅是必不可少的了,一面笑和封氏说道:“姐姐,你也知道我们老爷这就要赴外任。”

“我心里想的是把黛玉青玉都带去,清儿和葛先生还有家人在西北呢,自然也是去的。”

“我们都走,你和英莲若是不去,在家里不是怪寂寞的?”

“况且总听见葛先生和清儿说,西北那边风光与这边不同,我想着,小孩子们,各处多走走多见见总是好的。”

“过几年英莲和昌儿成了亲,估计就是昌儿在哪她就得在哪。昌儿那边还有父母,咱们自然是盼着英莲婚后和和美美,这成了婚的女子,毕竟不比在闺中自在。”

“左右英莲今年才十四,昌儿若是这一科中了,明年也中了进士,新做官的孩子,总要适应两三年。”

“所以我想着把英莲也带去,好好和姐妹们高兴几年。但英莲这孩子我也知道,姐姐不去,英莲是必不会去的。”

文皎说到此处,余光看了一眼封氏,看她面上露出一抹极慈祥的笑,知道事情有个七八分了。

她便最后问了一句:“所以今儿我是来问一问姐姐,姐姐和不和我们一起去甘州?”

“我也知道姐姐身上不好,怕是急行受不住。姐姐若是去,可以慢慢收拾,等明年春日暖和了,再慢慢的过去。”

封氏再看了一眼天上的云,才扭头对着文皎笑道:“我是一辈子身不由己,幸而和英莲遇到了夫人,才过了几年好日子。”

“我知道夫人是好心,我也不是那等不知好歹的人。英莲的婚事已经定下,有夫人定是无虞的。”

“都这个年岁了还能各处去走走看看,我又沾了夫人的光了。”

文皎最担心的就是封氏过于忧心英莲婚事,怕西北天高路远婚事有变,因此定要守在京里。

现在看封氏不待她多劝就松了口,文皎心底也松了口气,和封氏相视一笑,又说了几句闲话,命人拿了毯子盖在身上,两个人就在廊下睡了个满足的午觉。

却说黛玉那边,葛娘子带着三个姑娘也吃了午饭,黛玉便要拉着英莲陆清到她屋子里去睡觉。

葛娘子平日就不拦着陆清在英莲黛玉处留宿,现在知道能去西北,还有机会能见到两个孩子,心里更是高兴。

她笑道:“玩去罢,只是苏夫人还没说给你们放假,下午课还是照上。你们三个别叽叽咕咕的说话说晚了起不来,下午上不了课就行。”

黛玉现在就是放假也不忘了日日习武,更别说平日里了。黛玉一答应,葛娘子就放下了十成十的心,看她们三个手拉着手出去了。

陆清和英莲一左一右拉着黛玉的手。三个姑娘里,还是陆清最活泼,她看英莲面上有些愁绪,伸长了手晃晃她,笑道:“英莲姐姐放心,太太都去了,你还不相信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