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误会(第2/2页)

这便恰似热炭盆遇着冰水,让柳湘莲心里滋滋冒烟。

幸好一路走来他确实知道陕甘出事,并非兵士们难为他。

他又想着自家身正不怕影子歪,等陆千户来了自然误会解除。到时候再好好问上陆千户几句,也好解一解心中之气。

若陆千户就因这个记了仇,此等长官不追随也罢。就是这里投不得军,边城也多得是,不过费些时日再寻一处罢了。

可见了陆千户如此诚恳致歉,柳湘莲知道自己把人想歪了,心里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心里那些气也不翼而飞。

说句不好听的,他本就是来投效军中的,现反倒让上官行礼,属实是他自己不知礼了。

柳湘莲赶紧按着礼节半跪抱拳说道,草民柳湘莲特来投效边军,望千户大人不弃,自己定会谨守军规云云。

双方都知情识趣,是以才打了一个照面,未来上司和未来下属对对方都十分满意。

陆溶又赶紧亲把柳湘莲扶起来,命自己亲兵先把柳湘莲安顿好,说一说一些军中的规矩。自己看了一圈,仍是上了城墙,接着坚守岗位去了。

母亲和妹妹写的信,都被他珍重贴身放在怀里。

等午饭时候,陆溶忍不住又打开信件一字一句看了一遍。

母亲和妹妹也如同从前一样,说的都是喜事乐事。

母亲说在林府仍是一切安好,每天上课学些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感觉自己也染了些书卷气,等一家人再相见,定然都大有不同。

知道他得封千户,自己十分高兴。说他父亲若是在天有灵,也会为他自豪。

只是世上没有不识字的将军。纸上谈兵可笑,光有功夫没有头脑也可笑。让他每日差事之余,也不要忘了读书习字,和军中有文化的人学些兵法。

杨先生课上有几个问题,她觉得十分有意思,特写下来给他也看看。

送信过去的柳先生一心想要投军,从前也说过柳先生功夫不错,人也对她胃口。

若是他觉得好就留下,给人家一个机会。他觉得不好,也不必看在自己面子上强留。

母亲最后说今年苏夫人的一个干女儿定了亲,因那定亲的男方子弟和陆溶同岁,她才恍惚发觉儿子们也都到了该定亲的年纪。

叫他们若是有中意的姑娘,只管大着胆子求去,若成了,母亲那里还给他们留着老婆本呢。

陆溶看完一遍,面上稍微有些发红,胸口暖意融融的,又再拆开妹妹写的信看。

清儿的字是一封信比一封信娟秀,说的也都是日常小事。

其中感叹了几句林姐姐真是越来越飘逸了,文才愈发出众,习武也愈发进益。若林姐姐下辈子是自己的亲姐姐就好了。

陆溶目光在这几行字上停顿许久,又想起来那年看到的屏风后藏着的小小姑娘,叫他看呆了神。

再想到母亲说的“尽管求娶中意姑娘”等语,心里不禁生出一个想法。

紧接着他就自嘲一笑,把信叠起来再贴身收在怀里,接着带人在城墙上专心守卫。

柳湘莲已被陆千户亲兵带走,那些先前围着柳湘莲的兵士也自然各归各位去。

其中有一个小兵才十六七岁,年初才入宁远军,被归到陆溶麾下。

他忍不住悄悄问了跟着的火长:“赵大哥,才刚咱们把那柳先生得罪了,往后会不会……”

那赵火长先瞪他一眼,后解释道:“咱们宁远军中没有这样的事儿,陆千户也不是这样人,你以后跟着千户时间长就知道了。”

“往后不许私下议论上司,回去自己领五个军棍。”

不管柳湘莲来头多大功夫多高,在宁远军里都得乖乖从小卒做起。

往远了说,连宁远大将军三个儿子身上将职,也都是他们从小卒做起,一刀一枪打拼出来的。

往近了说,陆千户家二弟陆瀚也是今年投军,先也在银卫城做一小卒。

那两个亲兵都是陆溶平日信重之人,见千户大人与此人却有关系,便斟酌着言语把这里头的厉害关系给柳湘莲解释了一番。

柳湘莲本就没甚怨言,听了那亲兵一解释,更是感叹宁远军军纪严明,怪不得屡战屡胜。

他登记了名字卸了包裹领了军服,就开始跟着军中将士们日日一起演练。

只等日后军中小比大比或是起了战事,就有他晋升立功的机会了。

西北这些动作被瞒得严实,连林海也只知道皇上说的那几句,别的后续一概不知。

直到进了七月,朝中才传开消息,说四川总督王子腾骑马惊坠,浑身上下多处骨折,还伤了肺腑。

虽然大夫们勉力医治,已经救活,但王总督受伤过重,三五年之内是不能再操心劳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