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情书(第2/2页)

四月初十,在四十位姑娘们又经过二十天内文学馆的文化培养,和执掌宫规典罚的宫正、司正们的宫规教育后,决定她们能不能留在宫中的最后一轮考核,皇后亲阅,就在长乐宫前殿开始了。

周妃生的大公主今年七岁,皇后娘娘生的嫡公主今年五岁。公主伴读才人之位有四人定额,便可以择选年纪较长的两人指引行为,年纪相仿的两人充当玩伴。

先二皇子忠节亲王的嫡女慧云郡主十一岁,先三皇子忠怀亲王的嫡女慧纯郡主十岁,忠顺亲王的嫡女慧淑郡主四岁。赞善之职定额两人,便都挑选年纪相仿者陪伴即可。

因关系到皇室子女的教养问题,苏皇后择选得十分认真,四十个小姑娘全都一一叫上前来垂问,殿选完毕,已经是天色渐暗,日落西沉。

当日并没出结果,宝钗和梅婷仍是并排走着回了屋子。

行到屋门口,宝钗忽然听梅婷低声笑道:“皇后娘娘如此慈善,就是留在宫里,也没什么不好。”

宝钗扭头看了一眼梅婷,发现梅婷面上笑着,眼角却落下一滴泪来。

她想了想,伸手把梅婷拉到自己屋里,递给她一条帕子,哄道:“悄悄的哭罢,没事。若是赶不上吃饭,一会我给你留点心。”

等又过了四五天,到了四月十五这日,此次中选的结果才出来。

潘梅婷被选为正六品二公主才人,薛宝钗被选为正七品慧纯郡主赞善。

未中选的姑娘当日便被遣送回家,而中选的十四位姑娘则要在宫中等待陆名量体,等到三日后方可归家。

虽然潘梅婷前日才哭过,赌气觉得回家不如就留在宫里,自己给家里争了气,想来父亲再也不会因为这事和母亲吵架。

但等到自己真的入选,还是人人都想做的皇后嫡出公主二公主才人,潘梅婷又想到今生再也不能日日陪伴母亲,做无忧无虑的闺中女儿了,私底下又悄悄哭了一场。

宫中当日便派遣太监去各才人赞善家中传旨。

贾府内监上门,本以为又是宫中贵嫔娘娘的消息,没想到那内监说请薛家薛王氏和薛公子前来领旨。

贾琏忙叫人去找薛姨妈和薛表弟来。薛蟠那日听得母亲要送自己去四川,险些没吓得摔到地上。

但那时他刚送了宝钗去参选,心中愧疚,觉得自己无用。是以虽然惧怕王姨爹之威,到底没在家里闹起来说不去。

过了十天半个月,薛蟠心里就渐渐松动起来。想自己在京里花天酒地也无人管束,等到了四川,只怕轻易连出门都不行了!

但还没等他想出什么法子,宫中就传出斥责范家女子的旨意,还有秦家姑娘被兄长连累遣送出宫的事。

薛蟠这才明白过来,妹妹去的不是什么女子学堂,而是天下规矩最大的皇宫。一个不慎,别说受些委屈,就是身家性命也难得保障。

他这才后悔起来,日日急得在家中打转。若是自己能让母亲妹妹放心些,妹妹何至于要去参选呢!

薛蟠甚至偷偷拜了几日佛,求妹妹落选回家,他甘愿到舅舅那去,再没有怨言的。

左等右等又是将近一个月。听贾家人说宫中来了内监要见他和母亲,薛蟠把脚往地上一蹬,心想别是妹妹被人害了罢!

然后他赶紧进屋去拿了一堆银票,想着不管什么事儿,银子总能开条路!

等和薛姨妈跪在地上听完旨,薛蟠迷迷糊糊的想:妹妹这是中选了?

妹妹以后就是宫里的人了?再也回不来家了?

想到此处,薛蟠悲从中来,鼻头一阵酸意。

等站起来接了圣旨,薛蟠从怀里直接掏出一千两银票给了那公公,问道:“请问公公,不知家母和我能否再见舍妹一面?”

到贾府来的还是那位夏公公。他看薛蟠虽是贾府的亲戚,人也不大通,好歹银子给的足。

因此笑眯眯的说请薛公子放心,三日后薛姑娘还会回家候旨。宫中也要择吉日再接伴读们入宫受封。

况兼皇后娘娘慈善,才拟了规章说凡是伴读们家在京中的,每年中秋和春节都会放假给伴读们回家团圆几日。往后见面的时候也尽有。

薛姨妈听了也落下泪来,又对着夏太监千恩万谢。

夏太监都笑着受了。论起品级,他还穿着正五品的太监袍子,不论是比贾琏还是比先头薛家薛员外郎都高上半阶。这礼他可受得一点不心虚。

贾琏又趁机问了几句贵嫔娘娘。夏太监今儿大赚一笔,心情极好,也笑眯眯的说贵嫔娘娘一切都好。

夏太监还要再传好几家旨意,因此也并没多留,赶着往下一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