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三十(第2/2页)

文皎也不知道黛玉是怎么看出来的,只能感叹女儿确实是贴心的小棉袄。

到了晚上,林海也说黛玉这主意好。一番商议后(主要是商议谁先吃饭,林海黛玉让文皎先吃,文皎让林海黛玉先吃),最终还是敲定让文皎先吃。

松动文皎的还是黛玉说的两句话:“我们吃过饭,身上难免沾了味道,就算和太太呆在一个屋里,也不能坐得近些。如此一来太太还是一个人坐在桌上。”

“再有太太没吃饭,爹爹和我就是吃着饭也挂心太太,不如看着太太吃完,我们就能安心吃饭了。”

俗话说“秀色可餐”。文皎觉得看着林海和黛玉的两张有着稀世俊美的脸,没味道的白馒头都能多吃两口下去。

冬日日头短,有些人家便不睡午觉。但文皎仍是要眯个一刻钟,下午才有精神。

醒神洗洗脸,文皎和黛玉两个人就在炕上瓜分起林海写的福字和对联来。

过年无事,正是玩乐的时候。更别说文皎这闷了十几天的人了,满脑子都是找点有意思的事干。于是她便出了个主意,她和黛玉两个赌骰子,谁赢了谁就能先挑一张。

黛玉拍手叫好,林海也抚须在一旁看热闹。文皎黛玉两个开开心心玩了半个时辰,终于分好,交给人贴去了。

因京城冬天太冷,出去走路,手好好放在袖笼里,老老实实捧着手炉还好,若是直接出去贴个一下午的对联福字,怕不是手都冻坏了。

况兼林海再过一个时辰便要出门,因此今年的对联都是交给下人去贴的。正院和黛玉院每院子抽七八个人一起贴,一会就贴完。

文皎还吩咐凡是参与贴对联的,每人发五百钱,也算添添喜气。还说贴个对联手冷脚冷,别冻坏了,今日除夕,都拿着钱打些酒吃。

黛玉有了实打实的管家经验,现在看着文皎行事,心中也琢磨一些道理。

家规严密,治家公正,赏罚分明,恩威并施,知人善用。这二十个字在黛玉脑中反复咀嚼。

对于大家族来说,治理一家也和治理一地的道理差不多了。

贾府里头,贾母并邢夫人王夫人尤氏都按品大妆,坐车到宫中去赴宴。

去年的时候,苏皇后的宴请单子里还没有贾府这一串人。

但今年贾元春封了贵嫔,王氏作为她的生母,也得封诰命。按着规矩,贵嫔以上的一宫主位,其家眷是有资格入宫赴宴的。

贾元春入侍以来,为人温柔沉默,恭顺谨慎,奉上勤谨,待下慈和。就算盛宠优渥,一宫主位在身,也从没见她生出傲气来。

周妃看她不顺眼,屡屡生事,贾元春并不当面顶撞,顶多私下里掉两滴泪。也没和皇上苏皇后告状诉过委屈。再见了周妃,还是那么尊敬恭谨,谨守本分。

对着这么一个人,周妃使了一年性子过后,也渐渐没了脾气。看到贾元春不说言语和气,起码也不见面就开始言语讽刺了。

就连想着拿贾元春做靶子的皇上和苏皇后,心底也不是不认可贾元春本人的人品性格。

但谁让贾家现今就是这么一团乌七八糟。皇上不是唐明皇,不可能为了一个妃子就不整治朝纲,放任这样干吃皇粮不办事,还欠着国库一堆银子的家族就这么逍遥下去。

苏皇后一方面是对贾元春感觉复杂,好好的姑娘,偏生在这么一家。便有些可怜她,想着一年不容易就见着家人一回,贾府有诰命的也不少,多见几个家里人也好。

一方面还是想多给贾家填把柴。苏皇后便把邢氏尤氏都填到宾客名单里头。宾客名单对号后,又命太监各个去家中传旨。

自从新皇登基后,贾府已经有四年没参加过宫中的新年宴会了。本来以为靠着元春,国公夫人贾母和贵嫔生母王夫人能入宫赴宴已经是极大的体面。

没想到连邢氏尤氏都有份,一时间贾府众人心里不管怎么想的,面上都喜笑颜开,夸赞元春的好话不要钱似的往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