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所愁(第2/2页)

宝钗本就想凭借自己的能力中选,也帮助家族振兴门楣。见过尚书夫人之后,宝钗更加确认了女子也能影响家族的荣辱兴衰。

所以宝钗比薛姨妈更把苏夫人的话放在心上。

薛家共分八房,他们这一房是族长长房。本来父亲在时,领着户部从五品员外郎的官衔,总领两江茶业,家中蒸蒸日上。

因本朝不许民间商人之家捐官买官,一旦发现,从严处置。虽民间总有暗箱操作的,但皇家亲赐的皇商和员外郎官职又格外不同。

父亲去了之后,哥哥年纪尚幼,并无品级。平日又不甚上进,母亲宠溺,只知道斗鸡走狗。家中的银钱产业不知被骗了多少去。

往日哥哥不过是败家些,宝钗又是女子,还是妹妹,母亲在上,自己不好多管的。

但这次哥哥却险些闹出人命来。若不是尚书夫人的话,母亲哥哥可能还觉得薛家皇商大族,还有几门好亲戚,真打死了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宝钗却深深痛心,哥哥怎么就变成这样人了。

那怎么才能让哥哥改邪归正,好好承担起家族责任呢?坐船上京这一路上,宝钗一直在琢磨此事。

本想着到京城之后借住舅舅家里。母舅王子腾乃是直隶提督,从往来信件和母亲的只言片语,并小时候的一些印象中看来,是一位不苟言笑,十分严肃的长辈,对小辈们要求颇高。

若是哥哥能得舅舅看管,想来能逐渐改掉一些身上的怀脾性。

没成想还未到京都,便传来舅舅升了四川总督的消息。四川总督官居二品,乃是封疆大史,总领四川一地的经济财政民生军事。

四川又被成为天府之国,开国几十年来到现今一直是国之重地。舅舅能得此高升,宝钗也十分欣喜。

只可惜这样一来,进京便只能去贾府姨爹处居住了。姨爹本就不如舅舅亲近,再加上贾姨爹现今是工部员外郎,没什么实权。

依着哥哥的脾气,定然不会听贾姨爹之言,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的。

宝钗细细思索,竟只有让哥哥去舅舅处,得舅舅管教两年,方才是最好的方法。

但就怕母亲又心软舍不得。现在未到贾府,宝钗也不好开口,只得先把满腹心事压下,随着母亲哥哥入京再说。

等到了贾府,在梨香院中住得两个月,和贾府的人都熟识了之后,宝钗发现贾府其实也已经十分混乱不堪了。

贾老太太确实是一位不失慈祥的好长辈。但她偏心太过,导致贾府长幼混乱,尊卑不分。

明明大老爷贾赦才是正经袭了爵位的长子,偏住在东院马棚后头。

自家姨夫贾政只是从五品工部员外郎,还是没有袭爵的次子,却心安理得的住在国公正院,仿佛他才是这府里的一家之主。

表姐王熙凤和表姐夫贾琏,是正经一等将军大老爷家的儿子儿媳妇。现在住的地方听人说起来,还没有宝兄弟的外书房大。

嫡出儿媳妇,管家理事是正经应当的。现在府中下人说起来贾琏夫妻两个却都说:跟着二夫人管家理事。

由此看来,贾府中从上到下都已经分不清长幼尊卑了。

再说起姨母的小儿子宝兄弟,明明已经九岁了,却还在贾老太太的纵容下,在内帏厮混。

男女七岁不同席。若是家中并无姊妹也就罢了,偏偏还有好几个姊妹。且大老爷家的二姑娘迎春年已十岁。

虽说宝兄弟聪慧灵秀,懂得疼惜女儿,在这世道里是难得的。但这么大了还不知道避讳些,总有些不妥当。

况且眼看贾府不过和他们薛家一样,现在都是挂着虚名,靠着亲戚罢了,并无实权。

真论起以后来,他们薛家的长子薛蟠是不成器。但贾府的贾珍贾蓉等人品之恶劣不堪,还更甚于她哥哥!

现今贾府阖府只有宝玉一个聪慧灵秀,想来日后能走上仕途,重振门楣的。又因老太太疼爱,全府上下看得眼珠子一样。

可他却偏不喜读书。不但不知道读书上进,还每日弄些花儿粉儿的和姐姐妹妹玩笑,一派不知往后忧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