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相劝(第2/2页)

所以这辈子还是要多多积德行善,施比受有福嘛。

又悠闲地在金陵城内逛了几天,又把什么栖霞寺,雨花台,秦淮河等景致都赏过一遍。又去了乡下看看庄子里头到底是何情况,处置了几个庄头和管事的,又暂提了新的人上来,记下情况,回去报给白夫人。

苏家祖籍也在金陵,虽然现今长房和主要的几房都已经各处做官,老家不过寥寥数房。现今官宦大多是做官做到哪里,就在哪里暂置房屋土地产业等,等任期到了要走的时候,产业太好舍不得买,就留下下人看管,不方便留人就变卖换成银子,等到了新的任地再买。

只是老家祭祀田地房屋财产等是决计不能卖掉的。苏家的家塾祭祀费用,都是从这一笔收入里头支。总归这一处庄子庄头要上京的,所以除了祭祀产业外,苏尚书自己家也在金陵周围多置田地产业等。给文皎的嫁妆就有一处是在金陵的。

一应事体都办完,又看了黄历,九月二十二日正是黄道吉日,所以一家人又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到扬州坐船回京。

正在将要启程的前三日,去苏州找封氏的四个下人回来了,还真把封氏找见了。因为杨氏给的信息很全,时间也只过去七八年,甄士隐和道士走了这事又极新鲜,苏州还有不少人记得呢。因此四人打听了没两日,就找到封氏了。

封氏今年虽然才刚到五十,但是接连的打击和生活的不如意已经让她头发花白,形容憔悴,看上去像是六十老妪了。

原来甄士隐和道士走了之后,封氏虽还有些积蓄,但独身一个女子带两个丫头,也只得依靠父母度日。娇杏被贾老爷接走之后,封氏的处境略好了些,但贾老爷很快就下了马,再没两年,封老爹老娘年岁已大,也一并去了。

封氏就从依靠父母度日变成了依靠兄弟度日。出了嫁狼狈回来,又没钱没权,无儿无女无丈夫的老姑奶奶,就算是兄弟和兄弟媳妇心胸宽广,还少不得有些怨言呢。

何况有其父必有其子,封氏的兄弟和他爹是一样人,因此封氏虽然有吃有穿,但是身上劳累,心内受气。又兼苦做了几年针线,眼睛也不大好了,年纪渐大,身上各样的毛病都有。所以这几年日子都不甚如意。

林家的人找到封家,问家中是不是有一位年约五十,曾是甄家夫人的太太。封氏的兄弟见来人衣着华丽,绫罗绸缎,气派非常,不敢怠慢。忙把封氏叫出来。

封氏听了林家来人说已经找到英莲,又是林夫人救下来的,泪流不止,当即就要跪下给那嬷嬷磕头。

两个女人赶紧避开,笑道:“我们夫人吩咐了,若是找到夫人,要我们一定要把夫人带过去和姑娘团聚的。我们夫人现今正在金陵,准备上京去,若是夫人这里方便,请收拾东西,和我们去罢。”

封氏立时便想回去收拾包袱行李。只是封氏的兄弟一来是心中还有疑虑,二来是想着林家家大业大,自己白养了封氏这么多年,总得有点辛苦费吧。因此出言拦了几句。

被文皎派来苏州的人也都是平日得力的管家娘子们,都是人精,一听便知道封氏兄弟心里的打算。于是两个对视一眼,为首的那位似笑非笑的说:“封爷若是不放心,不妨跟着我们上金陵去,见了我们府门,封爷就知道是真是假了。”

封氏的兄弟讪笑了两声,到底没胆子再说什么。于是封氏极快的回去收拾了包袱,思量再三,终究在屋里显眼处留下从前的积蓄二十两银子,权当谢她兄弟收留她这几年的谢礼。

她也并没什么东西了,不过一些衣服,和留下的几件首饰,并往日傍身的几百两银票。土地田产,都被封老爹和她兄弟赚个干净。现在使用的一应家具东西,都是她兄弟家的。因此收拾得极快,当日便和林家的人往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