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旧主(第2/3页)

于是林海先去前头应酬着,文皎黛玉各自更衣,重换了见客衣裳。文皎看着那沉甸甸的金凤金钗就是叹气。

嫁给林海后,也就是新婚那半个月,为了不堕声势,文皎才天天戴这些东西。等和林海熟了,文皎和家下人们互相也把脾性摸透,除非见客,文皎家常就只在头上戴些轻巧的首饰头面,不失了身份即可。

按理说没有女人不爱金珠宝石的,只是文皎的金凤金花钗等都是十足金子打造,一个个沉甸甸的坠手,更坠头发。

以前做丫环宫女时,再和主子关系好,打扮得也不能出了格儿,首饰大多都是轻轻巧巧。身份一变,心理上很快就适应了,头皮却还是原来那个戴不得重首饰的头皮。

白露有些不解,一面给文皎梳妆,给文皎戴上凤钗,见文皎的嘴角抽了一下,便问道:“夫人既然不愿意见人,不见就是了,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人。”

文皎总不能说着贾雨村是个小人,还是个原书里以后位高权重的小人,万一得罪了他,以后他攀咬报复咋办?只能说:“那贾知府毕竟做过大小姐的先生,现在又已经是一方知府,见一见他夫人也是应该的。”

贾雨村现在的夫人就是以前甄府的丫鬟娇杏,本姓杨,只因一回顾,就从丫鬟成了从四品知府的正妻,一家主母,也算是一段奇事了。

杨氏在前面偏厅坐得一会,只略喝了口茶润润口,怕喝多了一会不雅。心中又想着昨晚和今早老爷交代的话,务必要在林家夫人面前留下好印象。

于是杨氏坐在那还一直在想,见到林家夫人该怎么说话,怎么行事。过得一会,一个穿着青缎掐牙背心,牙色小袄儿,白绫儿裙的清秀丫头进得偏厅,行个礼笑道:“劳烦贾夫人久等了,我们太太请您过去。”

于是杨氏不敢耽误,笑道:“多谢姑娘。”便立时站起来,自家跟着的丫头替她整整衣衫,主仆三人便跟着林府的丫头进了后院。

杨氏本是立定主意,今日就算不能给林夫人留下些好印象,也不能让林府觉得自己是个没规矩的人,于是行路端庄,目不斜视。

她本是丫头出身,虽然做了主母也几年了,大家夫人应有的这些接人待物规矩也慢慢学起来。只是今日来的毕竟是二品大员的家中,杨氏心中还是颇为紧张。

谁知路上行得一半,不知是什么原因,杨氏却鬼使神差的往旁边看了一眼。看到一个也是绫罗裹的大丫头,带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两人正说说笑笑的往前头走呢。那个小丫头眉心一点红痣,容貌虽然长开了好些,但是十分熟悉。

杨氏一愣,心内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前头带着她的玉梅感到杨氏一顿,便回头笑道:“贾夫人,就在前边了。”

杨氏压住心头的诧异,笑道:“多谢姑娘,一时走了神。”欲想问问前面这丫头,又觉得太过唐突,只能又把到嘴边的话压回去,跟着她入了正室。

文皎见跟着玉梅来的是一位年纪未满三十,姿容中上的女子,穿衣打扮行事走路也很得体,都在谱上。心想看来今天的工作会比较轻松。见人走近屋中了,文皎便笑道:“叫贾夫人久等了。玉儿,快见过贾夫人。”

杨氏上前很实诚的行了礼,文皎下了榻,亲自把她扶起来,笑道:“请坐,还不知怎么称呼。”

杨氏见文皎不像是难相处的,心内也送了一口气。两人寒暄几句,杨氏又极口夸了黛玉,心里到底是惦念着看到的那个眉心红痣的小丫头,几次想要出口,只是又不知从何说起。

文皎见杨氏总是欲言又止,想着就算贾雨村有什么要求林海的,他自己说就是了,犯不着再拐个弯让他内人说罢。于是也起了好奇心,笑道:“杨夫人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便是了。”

杨氏见文皎如此说,想了想,终究还是开口问道:“夫人,我在院子里头看见贵府有一位眉心一点红痣,十一二岁的姑娘。请容我冒昧,这位姑娘是何来历?”

文皎听杨氏这么一形容,心中本还纳闷,她问香菱做什么?却忽地福至心灵,原书里面贾雨村的夫人不就是甄家的丫头吗?难道她认出了香菱?若是真能借杨氏的口说出香菱的真实身份,那真是水到渠成,在自然也不过了。

于是文皎便说故事一样的笑道:“若是问这丫头的事,说来也是我昨日积德了。昨儿我们一家街上逛去,可巧儿碰到两家争一女,就是争这小丫头。她想是拐子拐来的,偏又卖了两家。只是她生得花容月貌,两家都不肯相让,先把那拐子打了个半死。后两家要打起来时,恰是我赶到了,喝住他们,问清缘由。”

说到这,文皎看着杨氏笑道:“说来我报了官,还是贾大人亲来的。我又见这被拐的小丫头实在可怜,观她出身不俗,便先把她带到我们府上。想着日后找到她的爹娘,也是我好人做到底了。难道你也是看她不俗,才有此一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