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聘礼(第2/3页)

许嬷嬷又道:“我现在和我们姑娘说说话,请姑娘暂下去歇歇吧。”

紫鹃便知机退下了。

见紫鹃并一干人等都下去了,许嬷嬷才问黛玉道:“姑娘,这位宝二爷也八岁了,竟一直住在后宅里不成?”

黛玉垂眸道:“外祖母与舅母一向溺爱宝玉。”

许嬷嬷听得此话,叹口气道:“不是我背后说人长短。八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

“若是他家中亲姊妹也就罢了,咱们与她是姑舅姊妹,男女七岁不同席,若是一直如此,传出去,他这么大了还在内帷厮混,不是坏了姑娘的名声吗?”

黛玉听了垂头不语。

许嬷嬷见此心疼得了不得,将黛玉搂在怀里,道:“姑娘,我们此次上京,一则是给苏府送聘礼。”

“二则是老爷想问问姑娘的意思:姑娘若是愿意在贾府,就呆在贾府,若是想回家,到时姑娘就一起回去扬州。”

黛玉抬起头,听许嬷嬷继续道:“老爷说,原本将姑娘送来贾府,是因没有续娶之意,恐姑娘无人教养,又无姊妹兄弟扶持,故将姑娘送到贾府,由贾老太君代为抚养。到时候说起姑娘的前程也好看。”

“只是如今圣上赐婚,姑娘有了人教养,便是回家也不怕了。不过老爷也怕姑娘心中担忧,所以叫我告诉姑娘,姑娘想在哪一处都可,全凭姑娘的心愿。”

许嬷嬷叹道:“本来,我私心是想劝姑娘留在贾府,说句不好听的,新夫人毕竟不是亲生,隔着肚皮。”

黛玉听到此处,嘴唇动了动,刚要说话,许嬷嬷便又道:“只是来了贾府半日,又觉得姑娘还是回去好些。”

“这边再疼爱姑娘,姑娘也只是外孙女,又差着一层。姑娘这几日便好好想想,回扬州的前一天,老奴还会再来一趟,那时候,姑娘告诉我就行了。”

黛玉听完,终于落下泪来,许嬷嬷疼爱的拍哄她。

过得一会,听黛玉问道:“爹爹在家一向可好?我去年走的时候,爹爹咳嗽了大半年,一直没好,写了信,总说自己一切都好。嬷嬷告诉我实话。”

许嬷嬷笑道:“已经好了,今年开了春,就大好了。倒是姑娘,我看着身子真是好了不少,脸也红润了。对了,我怎么听说,是苏二小姐给姑娘请的太医呢?我倒是糊涂了。”

黛玉略想一想,道:“赐婚圣旨一下,过得三天,宫里就派人来说要接我入宫。外祖母不放心我,和我一起去的。”

“到了宫里,皇后娘娘说在宫中做女史的元春大姐姐等着外祖母,我便和苏二小姐一处。”

“苏小姐说看我身子弱,就给我请了宫中姜太医,说是常给皇子公主看病的,又开了一副药配好了给我家来吃。”

许嬷嬷凝神听着,黛玉笑道:“这药吃着果觉得比以前的药丸子感觉略松快些,过得一个月,苏小姐又接我入了宫,姜太医也说吃着有些效验,又换了一副药,说好了再过一个月再去一趟看看呢。”

许嬷嬷听完便笑道:“怪道呢。那姑娘觉着苏二小姐如何呢?”

黛玉抬头看着许嬷嬷道:“我开始也疑心的,只是苏小姐着实待我极好,处处想着我。”

“我想,她是皇后娘娘的妹妹,我不过是一个姑娘家,就算不好,也碍不着她什么。”

“如说是真想害我,又何必劳心劳力的又求皇后娘娘准我入宫,又去求御医给我看病呢?”

许嬷嬷看着黛玉清澈的眸子,愣了一愣,笑道:“姑娘真是长大了。”

光盛二年六月初九,黛玉第三次踏入宫门。

在今年的四月初九日,她满怀忐忑的第一次入宫,自己心中暗暗提防的那位女子却用温柔和耐心把她的戒心和紧张都消去了。

五月初九日再次入宫,她又度过了几乎是来到京城最开心的一天。

但是每次出宫前,黛玉都能感受到那位女子的欲言又止,而自己的心里也并不是全无疑惑了。今日就与她彼此说开吧,黛玉想。

于是文皎见到的就是一个一看就心里藏着事的黛玉,她的眼睛亮亮的,又带着点紧张的意思。

文皎只做不知,等吃了中饭,见黛玉连续抿了十来口茶,忍不住想开口问黛玉究竟有什么心事时,黛玉终于开口了:“苏小姐,我有问题想问问您。”

“您与我非亲非故,就算圣旨已下,我与您也并没有血缘,按常理,您就算不理会我也是应该的,为何对我这般好呢?”

“黛玉,你既问了,我也不瞒你。”文皎也做了决定:“皇上既赐我苏家女的出身,又将我赐婚为林家妇,我便要担负起苏家女的责任,也做好林家妇的职责。”

“林大人只有你一个女儿,若是你一直寄养在贾府,难免人们会说我苏家不慈,于皇后娘娘的名声也有碍,所以,我想带你一起回扬州去。”文皎看着黛玉的眼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