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第3/3页)

小孔氏披散着头发,她闻言并没有说话,但是看向众人的目光变得恶毒了起来。

尤其最后落到了宋远洲身上,那目光变得似毒蛇一样,又在看住宋远洲身后的计英时,她嘴角扬起有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她突然幽幽地开了口。

“你们想要的都没有,都不会有,也不可能有,你们什么都不知道,都不知道... ...就这么相互折磨一辈子吧!”

这话令计英浑身一紧。

而宋远洲瞬间睁大眼睛,盯住了小孔氏。

“你说什么不知道?你知道什么?!”

房中突然静的落针可闻。

小孔氏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笑得众人都面露恐惧。

而她扫过众人,看住了宋远洲。

“反正,你什么都不会知道!除非你去地下,去找你爹... ...”

小孔氏又是一阵大笑,再之后不管旁人说什么,她都不再回应。

宋远洲铁青着一张脸,从她口中问不出来东西,直接抄了青园,又派人去了映翠园查抄。

可他什么都没有查到。

不多时,夜深了。

宋远洲站在举满了火把的歌风山房。

“都没有?连一张重要的纸片都没有?”

下面的人都低下了头。

查无所获。

宋远洲负在身后的手攥紧,半晌才渐渐放下,转身遣散了下面的人。

计英在火把的红透的光亮中,坐在西厢房的窗下。

她脑中不停地回荡小孔氏的话。

小孔氏的意思是,她和宋远洲之间是有什么他们都不知道的事情吗?

是什么事情?计家的覆灭?宋远洲父亲的死?

暑热的夏天,计英有些浑身泛寒。

所以,她和宋远洲之间到底有什么呢?

不过,有什么都不重要了。

小孔氏已经被送到了家庙,歌风山房的人手就要撤下来了。

过不了几天,只要宋远洲带着人出门,三哥就会闯进宋家救她。

她会彻底离开,和宋远洲不会再有任何关系。

就这样吧。

*

家庙,从前小孔氏也经常过来拜佛。

但她没想到过有一日,她会被关在家庙里。

外面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天气有些丝丝秋意,小孔氏浑浑噩噩好几天,待到睁开眼睛,身边只剩下一个大丫鬟。

她在门前看着雨幕静坐了半晌,眼中有了凝聚的光,突然转头问大丫鬟。

“我的匣子呢?还在的吧?”

大丫鬟是从前小孔氏在娘家,亲自买回来养大的丫鬟,是她心腹中的心腹。

大丫鬟闻言当即从床下拿出一个两只巴掌大的小匣子。

“夫人,匣子在这呢。奴婢当时小心替夫人收着,没有被人查获。”

小孔氏回头看了她一眼,“我就知道放你那里,必然安心。”

小孔氏接过匣子,不疾不徐地打开,里面翻到泛黄的书信一封封都还在匣子里面。

有些写着“宋弟台启”,有些写着“计兄惠启”。

还有一封书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似重病之人所写。

上面一行字,“吾儿远洲亲启”。

林林总总十余封书信,小孔氏深处细长的指甲按住了那封给宋远洲的信。

她的嘴角没有似之前那般,看到那封信便勾了上去。

这一次,她手下颤了颤,指甲一下下剐蹭着书信。

指甲刮得书信发出刺耳的细响。

“吾儿远洲,你是不是开始过得痛快起来了?这般可不行,做母亲的,怎么能让你过的痛快呢?”

她说了这话,大丫鬟便静默地走上了前来。

“夫人要做什么只管吩咐,但凡夫人吩咐,奴婢自当全力做到。”

小孔氏不由地笑了起来。

“我是得好好想想,是让他一次痛个彻底,还是长长久久地痛苦下去,比较好呢?”

她看向了歌风山房的方向。

雨滴滴答答下着,她又重复了一边,“哪种比较好呢?”

*

歌风山房,笼罩在静谧的雨幕之中,除了滴滴答答的雨声,没有什么旁的吵杂。

这几日计英都异常安静。

她这般安安静静地待在西厢房里,宋远洲还以为是小孔氏的事情吓到了她。

小孔氏手里一定握着他和计英有关的东西,待他寻个机会,一定要全部查出来。

但在此之前,他需要一些时间降低小孔氏的警惕。

关住了小孔氏,宋远洲开始把心思放在计英身上。

再过两日,就是计英生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