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第2/2页)

正如系统所说,不知不觉间,她已经走了这么远。

也无需系统继续鼓励,叶千盈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将会走得更远。

……

就连经历过一切的叶千盈本人,对于这些照片都充满感慨。

那么没有入行的局外人们,在看到新闻报道把叶千盈这些年来的成绩一条条总结出来时,心里有多么吃惊,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自古以来,华国对于知识就有一种天然的尊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语,也是许多家长教诲自己孩子时常常挂在嘴边的劝导。

但让大家如此直白地意识到:书中自有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航空母舰电磁弹射器、以及马约拉纳费米子观测,简直令人在茶余饭后都免不了一番感慨,这可真是,知识就是力量啊。

从当年高考开始,叶千盈几乎以每年一次占据各大新闻网首页的速率,在大众心目中飞快地刷新着印象。

所以说,叶千盈在华国人心中,基础人气一直很好。

大家一点点看着她从高考生长大,见她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个地位,心里总难免升起几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同身受的骄傲。

但从前那些对于叶千盈的报道里,没有一次像这次一样,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这么多配合,以及官方媒体的大力推广。

有政治敏感度比较高的群众,或者是专业的媒体人,很快就从这股风潮中意识到,这是政府又一次的正面宣传行动。

如今的叶千盈,就像是之前高位截瘫的著名女作家、当初华国第一个航天英雄宇航员、短道速滑男子运动员等人一样,已成为国家大力推广的,希望青年人来向她学习的正能量榜样。

每个时代都有其使命,每个年代都有其英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最艰苦,最具挑战性的时代里,女作家与残酷命运一路抗争的坚强经历,是激励大众奋斗精神,让人民可以从中学习到不屈力量的镜子。

而在华国已经对外开放、西方更加优越的生活和科技,不断通过各种报道、闲聊以及网络媒体传入大家的耳朵的时代里,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天,被搭载的宇航员安然无恙落地的那一刻,航天英雄的故事,则是对华夏民族爱国精神的一针强心剂。

而现如今,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华国终于重新走回世界的前列,将于一场民族共筑的伟大梦想中,共同追逐那个复兴的巅峰。

人才,科技,基础建设,还有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的爱国情怀,在这个持续的攀升时段里,它们缺一不可。

所以,这一次是叶千盈在时势的推动下,也是在她自己过去用实力给出的所有证明下,毅然地走到宣传的前列,用双手接过前辈手中那杆无形的红旗。

当年六月,叶千盈受邀参加央字七、央字十的节目采访。

当年七月,《人民报》、《光明报》、《华国青年报》、《新华报》等党报,纷纷刊登了对叶千盈的评论和采访。在报道之中,叶千盈被定义为“华国青年新一代的领军力量”。

当年八月,央字TV专程为叶千盈拍摄了一辑个人纪录片,共分上中下三集。

当年十月,D省省委发布红头文件,《深入开展向叶千盈同志学习活动》。

当年十二月……叶千盈不负众望,对全世界的数学界宣布了一个消息。

过去半年以来,汹涌而至的巨大声望,没有成为叶千盈的压力和负担。她在这股风潮之中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冷静的态度。

叶千盈本来就深居简出,行事作风非常低调,如今越被宣传推至榜样的高位上,她就更是谨慎自制。

这半年来,除了配合组织上安排的任务,叶千盈几乎全心全意地投入关于铁基超导的实验,以及自己的数学研究之中。

终于,在某个星光熹微的深夜里,叶千盈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神色松弛,如同亲见尘埃落定。

——当年十二月,数学界七大猜想里的冰雹猜想,由华国叶千盈证明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