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三合一)(第2/6页)

叶千盈镇定地看着沈瀚音。

十月中旬的校园,已经足够让人体味到深秋的丝丝寒意。

沈瀚音很小声地问:“我再说下去会不会挨揍?”

“如果你今晚把这个数据接下来算完,就不会。”叶千盈从自己的草稿里抽出最繁琐的那部分工作,把内容和沈瀚音平均分了。

“建模不是问题,那么粗糙只是我为了省事而已,换换素材优化一下就会好看很多。”

“有问题的是在模拟过程里,有一组数据,和我心算笔算的过程始终不一致。”

“什么都别说了,明天一起跟我去听信科的课吧。”

————————

信科院的教授们,有好几个已经认识叶千盈了。

毕竟,连续给本院的学生们上了几年的课,大二大三的学生长什么样,老师往台下一看都心里有数。

虽然只开学不到一个月,但对于教室里突然多出来的叶千盈,老师们都很有印象。

这个女生堂堂课不落、每次都坐第一排、而且还认认真真笔记。除此之外,她还漂亮到让人只要看了第一眼,第二回 就不会忘记。

这次叶千盈和沈瀚音听的这堂课,授课的女讲师还很年轻,才三十出头,是在国外读完了博士,走千人青年培养计划回母校的。

本来在大学里,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没有那么死板,信科院的老师更是比较攘夷接受新鲜事物。下课的时候,一看叶千盈捧出了电脑,她就主动走下了讲台。

“又有问题了?”她笑着对叶千盈说。

趁着叶千盈打开程序的间隙,女讲师相当调侃地看看她身边的沈瀚音:“你来上课就算了,怎么还呼朋唤友的。我刚刚接着上节课的内容讲的,你朋友能听懂吗?”

女讲师毕竟被聘用成为讲师还没几年,正是野心勃勃最想做出成绩的时候。这个年纪的青年教师最有干劲儿,也特别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形式。

因此,即使叶千盈只是外院过来蹭课的学生,她也时不时就会询问一番叶千盈的心理感受,想知道自己讲的课是不是也能给外行听懂。

沈瀚音笑着冲女讲师点了点头:“听懂了一半——涉及到数学的那部分,我听懂了。”

至于剩下的一半,充斥着程序专业语言的东西,沈瀚音就只能囫囵吞枣,勉强理解。

恰逢此时,叶千盈把自己做好的程序后台打开,她把电脑转了个个递给老师:

“老师您看,就是这里的问题。我想模拟出这个压力值环境,但是数据填进来总不成功,和运算的实际效果值不一致。”

“让我看看。”

女老师弯下腰看了看叶千盈的具体模型。

出于人类爱凑热闹的本性,以及叶千盈惊人的颜值,三个人身边很快就围了一圈下课后还不肯离去的学生。

望着叶千盈的程序内容,女讲师很快就睁大了眼睛。作为引渡回国的青年学者,她在这方面的嗅觉简直敏锐得惊人。

眼前这份程序,已经不止能用圆融来形容了。这个女生所建的程序模型,简直精密得像是经过高人的打磨。

许多大三大四直至今天也无法避免的毛糙错误,女讲师竟然一点也没在叶千盈的数据里找出来。

——当然是背后有高人啦,叶千盈从商城购买了AI时,系统自带的说明书就长达1M。而那份txt文档,比起说明书,更像是一份详尽到极致的教科书才是。

以叶千盈的天赋,加上第一流的教材,两相结合,简直如虎添翼。

一路往下看去,女老师的心里不由得升起几分无声的感慨。

——果不其然,程序的本质,就是英语和数学啊。

让数学系的孩子来做这个工作,确实是先天就顺风得飞起,天赋是一般的信科院学生所无法比拟的。

用老话来讲,这个可能就叫“灵气”。

她稍微朝旁边躲了一下,让自己的学生们也能看到程序内容。

作为老师,她觉得眼前这个程序实在是很有示范意义。如果不是因为叶千盈是外院的学生,她甚至想把这个程序借过来,用来给自己的大三学生当成样例展示。

因为,在几个经典的难题上,叶千盈处理得实在太过出色了。

“这个模全程都是你自己建的?”女讲师又看看沈瀚音:“还是你们两个?”

“她自己弄的,我还不会这个。”沈瀚音笑着说。

“很不错啊,非常不错。”老师慢慢地滑动着鼠标:“你这个大方向没有问题,细节也也处理的很圆融……老师一时挑不出毛病,让我仔细看一下。”

她示意自己的学生也跟着自己一起看屏幕。

“来,这个建模,你们也一起看一看。”

学生们都嬉笑起来。

他们虽然写不出这样的程序,但是眼界还是有的。在真正的牛人面前,也低头低得相当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