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三合一)(第2/6页)

那时候他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候,刚刚被选入国家队当教练,每年的学生都那么聪明、眼睛也那么明亮,大晚上的,教练和学生都泡在自习室里,几个勤快的孩子软磨硬泡地要吃小灶。

那是一段多么好,多么让人怀念的黄金时光啊……

在那些年里,每次在IMO开始之前,他们教练组就敢击掌发下豪言:今年的团体赛第一名,还是我们包了!

而在这一届的集训队员身上,方老师觉得在,自己好像看到了那黄金十年里,华国数学集训队的影子。

沈瀚音、叶千盈、诸梦、管洪章、寇承载……

这几个孩子不知道,有时候教练组在窗外偷偷地看着他们,眼神都会悄悄流转出笑意。

可以说,这些孩子要是单拆出来,每个人放到每届IMO里,那就都有着足以进入国家队的素质。

而当他们汇聚在一起,这一届的IMO便成了方老师、也是诸多教练们最为期待的一届。

虽然有时候袁老师这个老朋友会觉得方老师想得太远,但是方老师依旧隐隐有种感觉,那就是,这一次的IMO,必然会因为这些孩子被点亮。

而这些孩子本人,在并不久远的未来,也许真能创造出一个新的、更大意义上的、不止局限于区区一个国际竞赛的“黄金时代”呢?

……

叶千盈和沈瀚音并没有等多久,方老师就带着袁老师、马老师、刘老师……反正国家队里所有的教练全都一起来了。

看到这一幕,叶千盈不由心底咂舌:不是吧,她和沈瀚音简单地比个小试,结果场面搞得这么大?

那……

那她可就没理由输了啊!

巧了,沈瀚音也是这么想的。

两个学神互相对视一眼,都感觉自己找不到会输的可能。

“现在是下午两点。”方老师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我们按照IMO的形式,三道题一组、三道题一组地这么来。

这里有十二个教练,每个教练都会给你们出一道题目。不过十二道题不一定全需要做完,毕竟这个时间太长了,需要的体力也太大了。如果中途有人坚持不住了,或者你们两个都觉得不需要比了,那就在当组题目中结束。”

方老师用目光向沈瀚音和叶千盈表示疑问:“怎么样,你们有问题吗?”

“没有!”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看个他们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袁老师又补充道:“每组题目做完以后,我们都会现场给你们判卷合分,这个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你们要做好准备。”

“老师,我有问题!”管洪章高高地举起了自己的一只手:“这个题我们不能跟着一起比吗?”

方老师看看管洪章,最终还是但笑不语,委婉地把那句“这些题可能只有他们两个能做上来咽进了肚子里。”

“你们也可以做。”袁老师用那副威严的神色下了决定:“但题目不许带出去、不许拍照、一道题做完之前不许要下一道题、不许耽误之前老师布置给你们的原本任务。”

袁老师果然是惯于唱红脸的角色,一张口就是数个不许。

但大家都知道,这话既然从袁老师口中说出,基本上就等于是拍了板。

同学们纷纷欢呼一声,从方老师手里依次领过了那道习题。

叶千盈和沈瀚音也把习题接过,和其他同学不同的是,他们两个,每人手里都有三道题。

拿到题后,即使是平时最活跃的谈诗凝和戴修都不说话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于题目上面。

——只能说,能考进集训队里的大家都不傻。

方老师平时恪尽职守,怎么今天突然提议让沈瀚音和叶千盈比一比,然后一拉就拉来了整组的教练?平时怎么没看到人这么齐?

这次比赛,不记录国家队选拔的数次小考当中,很明显只是教练们的一次私下测试。但对于名额小半要靠教练综合意见来决定的国家队来说,这次比赛,毫无疑问也是大家一个露脸的好机会。

要知道,往届能考到前十五名的同学,实力往往不相伯仲,每次考试按照不同的权重计算出最后分数,也总会有几个分数一模一样的倒霉蛋。

一般来说,在这种时候,决定究竟让谁留下,让谁失落地以一步之遥离开国家队的,就是教练们对于学生的评价了。

——去年管洪章就是因为这个被刷下来的,不然他本可以进入国家队。

所以啊,对于现在这种明显会有“场外加分”的比赛,大家不参加就是傻了呢。

怀抱着这种心情,同学们面带微笑,越加积极地审视着自己眼前的这张卷子。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解组合,排定式,破三角……

积极地心情渐渐沉重,但是题目的大门依旧紧闭着,屹立不动。

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