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三合一)(第2/6页)

一百三十分,对于一个理科优等生来说,已经可以了。

但是后来,还是发生了一件事,让邓老师悚然而惊,认为叶千盈不读书真的是不行的!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邓老师在作文课上留了一篇记叙文。

自从叶千盈成绩明显上升以后,邓老师就一直留意着叶千盈。

这么观察了一阵,他就发现了:叶千盈真不愧是个理科生的料子。

她写议论文时鞭辟入里,层次分明清晰,思考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但凡是涉及到背诵的东西,比如说固定的语文知识点,只要是自己课堂上讲过一遍的东西,叶千盈就从来没做错过。

可是……千万别提她的记叙文。

那一天,在留了记叙文以后,批作业时翻到叶千盈作文本的邓老师双眼抽筋,心脏绞痛,不敢置信,只差一点就要满办公室翻找自己的降血压药。

他在第一时间把叶千盈叫来了自己的办公室,语气不稳地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能告诉老师,作文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开头吗?!”

说到这里时,邓老师拿着作文本的手腕都微微颤抖。

在翻开的作文本上,少女娟秀的字迹清晰俨然:

“据2019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GDP数据显示,我国有57%的人口正处于……

2002年,A国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社会财富带来的相对剥夺感会使人们的幸福呈v字曲线……

以该理论为依,结合国家2019年经济调查报告可知,xx社区的居民恰好处于v曲线的最底端……”

邓老师:“???”

他不信邪地看了一眼作文标题,确认上面写的的确是《社区里的一张长椅》。

这他娘的……有引用有论据,你在给我写论文吗?而且看样子还是篇综述?

要是他没看错的话,右上角被涂抹掉的那个小黑点,确实是个角标的“[1]”吧?

叶千盈拿过自己的作文本看了一眼,也学着邓老师的样子,很沉重地叹了口气。

她上辈子是文科生不假,但是高一下学期没过多久,她就出国休养了。

后来她在国外的大学修读人类社会科学,这个科目同时涉及到政治、历史以及地理三大高考文科科目,所以叶千盈也始终以文科生自居。

但是较起真来,文科的“本家”语文,她确实是没扎好功底。

“咳,我回去再背几篇范文吧。”叶千盈轻轻一蹭自己的鼻尖,“太久不写叙述文了,有点忘记怎么写开头了。”

特别是本省高考卷通常不限制文体,作文的发散话题写起议论文来又方便,所以叶千盈一向是能议论就议论的。

眼前这篇,还是叶千盈重生以来,第一次被老师要求写记叙文,果然不幸露相。

要是邓老师给叶千盈一点时间准备,让她去图书馆里找几本满分作文选温习一下,看看正常记叙文要怎么开篇,那开头还不至于这么奇葩。

偏偏下午的作文课,邓老师一进来就要求所有同学都写记叙文,一堂课时间一人一篇,连个缓冲的机会都不给——十多年没有写过记叙文了,这谁扛得住啊。

邓老师忍了又忍,还是没有把那个问题问出口。

——你是非常典型的理科生,不会写记叙文也没什么,很多理科生都有这个毛病。

——但写作文这件事,就像是不会吃饭的孩子第一次上桌:大家最开始都拿勺子舀着吃,顶多逼急了用手抓,饭粒撒的满桌子都是。

——可你一上来不用勺子不用筷子,直接上手就是一套蟹八件,这算是怎么一回事啊?!

邓老师只是艰难地吐出几个字。

“你……拿回去改。改完后……明天给我看。”

直到第二天,确认叶千盈修改完的作文确实有那么几分作文样了,邓老师才把心思放进了肚子里。

不过自那以后,他一直都对叶千盈倍加关注。

第二天的时候,邓老师还给叶千盈列了一份必读书单,塞给她的同时反复叮嘱她一定要回去看。

哪怕一个月一本也行啊,书不能不读,特别是这种把记叙文写成综述论文的,更是不能放弃治疗啊!

对着自己班这个阆苑仙葩,邓老师真是怕了怕了。

————————

相比之下,叶千盈对期末考试的准备就比较少了。

这段时间里,她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数学竞赛的学习上。

叶千盈毕竟还是个人类,要受限于自己的大脑和基因。

即使有学习空间的外挂加持,让她能每天省下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保证自己随时随刻都能学习,但她的精力还是有限的。

和那些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准备竞赛的同学不同,叶千盈是高一下班学期才开始学习竞赛内容。如今能考到现在这个成绩,一来是她本身就极具天赋,二来也是靠她没日没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