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第七十四片龙鳞(四)(第3/4页)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难道真的要亡国了吗?

先帝在时,徐家威震天下,突厥不敢来犯,屡屡示弱,为何到了他,却瞬间变脸?还有那徐绍,竟仗着自己对大梁的了解以及手中的舆图,带领突厥开始吞并大梁!城池一座一座丢,告急的书信一封一封来,皇帝万万没想到自己非但没能立功,反倒连守成都难!

他终于开始后悔了。

这一切都是从他诛杀徐家开始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倘若徐承弼还在,怎会有今日之灾!倘若徐承弼还是他的左膀右臂,他、他又如何会沦为昏君!曾经雄心壮志的皇帝,似乎已经看到了千百年后史书上对自己的评价,祸国殃民,残害忠良,是为昏君!

正在此时,京城地龙翻身,无数人在睡梦中便丢了性命,便连皇宫也坍塌了一半。

冥冥之中,皇帝想起徐承弼被劫走后,那些看守的差役回来禀报时说的话,那位神仙说,“告诉你们皇帝,他陷害忠良草菅人命,上天会降下神罚。”

这就是神罚吗?是因为他做错了事,所以上天要降临惩罚在他身上?

从蝗灾、大旱、徐绍背叛,再到地龙翻身……这一切一切的天灾人祸,都是因为他?!

皇帝怎么能接受!他是真龙天子!他是众望所归!他是天命!他怎么会犯错!

沉溺声色的皇帝立刻抛弃了美人们,命人四处搜寻有名望的僧道之人,命他们为大梁祈福,为自己祈福,请求上天不要再降下神罚,就连皇帝自己都换了道袍,虔诚的一日三炷香,沐浴吃斋。

徐承弼得知这个消息时,简直都要气笑了!

他真的搞不懂那个少年意气的皇帝,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他的百姓在受苦,突厥又在虎视眈眈,身为帝王不想着救治灾民处理灾情,竟将一切寄托于神佛身上?这也太荒谬、太可笑了!

徐绍叛国后,接任他的是一位名叫邱昶的将军,邱将军今年已是五十高龄,曾与徐老将军共事,因身受重伤离开军营,没想到老来又临危受命,可他终究是老了,再加上粮草不充足,朝廷迟迟不肯增援,仅能率领将士们苦守边城。

老将军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尘烟滚滚而来的突厥铁骑,老泪纵横,他和徐老将军一样,有三个儿子,却都已战死,年纪稍大的孙儿们也未能生还,只留下个最小的,今年才十三岁的小孙子,面上犹带稚气,却已披甲挂帅,随他出征。家中老妻送他们祖孙二人离开时,泪流满面,不知此生是否还能相见。

“今上昏庸!重用谗臣!残害忠良!”老将军大声说着,“可我等男儿皆是大梁子民,生为大梁!死为大梁!今日人在城在!城亡人亡!不死不休!”

将士百姓们都群情激愤,突厥性情残暴,但凡入城必定是烧杀抢掠,与其任人鱼肉,不如拼死反抗!

“人在城在!城亡人亡!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此番带兵的是突厥大王子呼其卡,以及叛将徐绍。

开战前,徐绍甚至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来劝降,被邱老将军破口大骂,斩杀了来使,将脑袋悬挂于城门之上。

徐绍大怒,两军交战,邱老将军粮草不足,徐绍深知无需动武,只需围困,自能不战而胜!

如今连马鞭都煮了吃了,城破只是早晚的事,邱老将军望着远方,只觉心中悲凉,他身边,十三岁的小孙子形容憔悴瘦削,却一脸的坚毅,邱老将军喃喃道:“徐绍啊徐绍,你连十三岁的小儿都不如!”

徐绍不愿再浪费时间,下令攻城,邱老将军祖孙两人率领军民对抗,只可惜双方实力相差悬殊,眼见已有突厥人爬到城楼之上,却有一利器凭空飞来,直直没入那突厥人的后脑,只一瞬,对方便轰然倒下!

向朝廷发出几十封告急信却得不到回应,早已绝望的邱老将军猛地抬头望去,远远掀起尘土的军队之中,印着“徐”字的旗帜迎风招展,猎猎作响,他立时冲着还在奋战的将士们与百姓们大吼:“徐家军!徐家军来了!守卫我大梁的徐家军来了!大家再加把劲!把突厥人赶回草原上去!”

徐家军的威名,便是黄毛小儿也听过,谁幼时不是听着徐家军的故事长大的?许多孩子甚至从小便立志当兵。只是后来皇帝昏庸,徐家军被打散,谁曾想今日徐家军又来了!

老人们说得对,徐家军就是大梁的守护神!有他们在,突厥别想踏进大梁一步!

众人顿时感觉有了劲儿,浑身是血,也仍然拼命把爬上墙头的突厥人打下去!

为首的正是徐元基,他奉命带粮草来支援邱老将军,隔得老远便看见了突厥旗,当下声若洪钟,天地失色:“徐绍狗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