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痴情皇帝负心妃(一百下)(第2/3页)

众人哈哈大笑,花弄影也跟着笑,崔明还想诗词往来,花弄影自己做的诗也有些灵性,但是千古文章,妙手偶得,她的诗词一般也难及千古精华诗词。临场写首诗词,斧凿痕迹多些,这总让她看清自己的差距,想起科考抄袭之事,羞耻非常。

花弄影笑道:“崔兄,你可不要在捧杀小弟,小弟就那几分酸才,关在那贡室内十几天修来改去才得几首诗词,姜郎才尽。”

崔明自然不信,也不强求,但是转而行酒令,这才见识到他这状元确实名饱读诗书,名不虚传,心满意足。

谢智骁倒问起诸国马球赛的事,这事也是她先搞出来的。

花弄影叹道:“我有什么办法?有马球赛场上竞技,也许有贵女看上王子,自愿和亲呢?两国王子求亲,朝中大臣个个像是捡到银子似的,唉!”

谢智骅问道:“姜大人似乎不以为然,不想促成和亲吗?”

花弄影道:“倘若你有个女儿,你忍心将她远嫁他乡?或者番邦若有公主招婿,你们愿意入赘番邦,一辈子不回乡吗?”

崔明道:“但是和亲之事,自古皆然,结两邦之好。”

“还陪上嫁妆和许多工匠、农夫、奴婢呢,全都是白送的。大原富庶,也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劳动所得;大原幅原辽阔,更无数将士的尸骨积成的;如花女儿也是母亲历经生产辛苦、父兄爱若珍宝养大的,凭什么要倒贴给别人呢?谁觉得好谁去呀,他们干嘛不去?”

花弄影说着叹了口气,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崔明说:“可是和亲也曾让边境百姓免于战火,此时两国与大原交好,关系更进一步,也是好事。”

花弄影又喝了一杯酒,说:“我们国弱时,要给人送女人送钱,我们国强时,还是要给人送女人送钱。好像朝中士大夫就是要让大原的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让大原的将士为了点薄薄的军饷马革裹尸,这是再天经地义不过了。朝廷百官没有觉得把国家的财富和美女赐给自己的臣民、自己的将士是应该的,反而把美女、财富、奴婢全给外国人是天经地义的。久而久之,百姓和将士们怎么想?我对士大夫的精神状态感到恐惧,他们心底有大原人的优越感,但行动上是外国人比我们大原人金贵。这不是病吗?贱病,要是大原朝的士大夫全都这么下贱,大原朝廷……”

崔明、谢智骅,包括谢智骁、司马容、司马珏之前都不觉得和亲有什么问题,尤其崔明和谢智骅以前和姜余不熟悉,只知他文武双全,是天下第一才子,还是皇上宠臣。

崔明说:“这太过偏激了吧?和亲结秦晋之好自古便有,况且昭君出塞换来和平,汉匈关系越来越近,到东汉南匈奴内附,可见和亲意义重大。”

花弄影道:“就那从汉匈关系发展看看,和亲的意义到底有没有这么高。元狩二年,武帝命霍去病春、秋扫荡河西,浑邪王率四万人归汉,可是允许他们依照旧俗生活,然后到元帝时昭君出塞,再到东汉时南匈奴内附。但是要注意的是他们内部仍依照旧俗生活,等于是匈奴部落占着黄河沿岸、河套、关中,大汉只占个名,近四百年没有改变旧俗。在黄巾乱后,汉民减少,胡汉人口比例失衡,三国时各国都有人口危机,最终导致五胡乱华。就先不论和了多少亲还是五胡乱华的结局,我们就说一说常理。呼韩邪和汉关系亲近,向汉帝索要美女,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这事很正常呢?打个比方,假若我和邻居关系亲近,但是我比邻居有钱,我娶得起三个老婆,邻居艳羡问我要,我就要把自己辛苦赚的钱和我喜欢的女人分给邻居吗?今天这个邻居拿走了,明天那个邻居听说这样的好事也找来了,也给吗?都送完了自己吃糠喝稀吗,没女人了,抱猪圈中的母猪睡觉?”

两汉其实可以说是两个朝代,光武帝根本没有皇帝继承,是他自己重新打下天下的,是新的朝代。

西汉210年,东汉195年,两朝都有和亲,但是明朝没有和亲,如果不加南明小王朝的几十年,也有276年。汉时北方匈奴强大,明时蒙古、后金哪个是善碴?汉有白登之围,明也有土木堡之变。虽然这样有点片面,可是送女人给外邦的作用实在没有美化出来的那么好。

崔明不禁深思,既然和亲的最后仍然是五胡乱华,甚至匈奴内迁变成了萧墙之祸,那么和亲的意义在哪里?

崔明道:“和亲不是安邦之策,何为上策?”

花弄影道:“崔兄怎么问我?《孟子见梁惠王》中早有言:‘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民有产才是安邦之策。”

孟子就看到了产业的重要性,百姓有恒产就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