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清穿群魔乱舞之年玉尧六十七(第4/5页)

这一次杀死满蒙联军分支五千多人,有六千多人逃跑了。

先锋旅继续插进敌军驻守腹地……

五天后,年羹尧的部队受到敌人三万多人的围剿,这也是他的荣幸了,当年蒙古与二十万明军的土木堡之变,蒙古军也就集结的人马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这也是因为逃跑的清军中有人认出了年羹尧,佟国维等满清军方高层决定派大军付出大代价也要活捉这个南方政府的“皇兄”与南方政府讨价还价,或击毙这个南方叛军的“皇兄”提高士气。

然而这一战,年羹尧一动不如一静,中华军有装备之累,是追不上其派来的骑兵的。

满蒙骑兵杀红了眼,向年羹尧的部队发出了自杀性的一次次冲击阵营,这时,火枪营才派上了用场,他们最喜欢以静制动了……

年羹尧坚守了一天,第一军后续部队都赶到了,对满蒙八旗将士进行了残酷的几乎一边倒的屠杀。

年羹尧看着后到兄弟部队把那些降军缴了械赶到一起,然后近五千的将士们拔出横刀冲入上万清军降军阵列中血腥地砍杀也不禁心里发寒。

年羹尧不禁和第一师的师长说:“他们已经投降了,为何要杀他们?”

“得总参部命令,江北的满蒙八旗以全部歼灭为目标。满蒙二十万人马没有死十八万,江北之战就算失败。”

“什么?这会引起敌军和我们死战到底的,是谁想出来的歪点子?”年羹尧身为“皇兄”虽没有爵位才仅是个上校,但是南方政府官场也没有人敢得罪他,他真忍不住的时候对上官的命令质疑也敢出声。

师长看了他一眼,目光很冷,说:“据龙司令说,这是女皇陛下亲自给总参的指示。不管是以什么方法,在下个月重阳,女皇陛下渡江去扬州祭奠扬州十日死去八十同胞时,我军必须歼杀真满和蒙古十八万人以上,血洗国耻,为同胞报仇。不然,年上校,你我都要停职回军校念书!”

年羹尧不禁心底发寒,想起妹妹,这个他们年家从小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妹妹,他又生出敬畏甚至畏惧的心理。她一个女子,杀气怎么就那么大?

但军令如山,不得不执行。

满清得此新惨败,士气正弱,却又突然听闻了一个消息,圣上刚刚派了人正在和南方叛军和平谈判,这场仗不用打了。这消息一出,迅速在军中散开,已经被打得胆寒的清军官兵像是松了一口气,又像是得到了救赎。即便高层武将让他们不要松懈也阻止不了他们对平安回家的渴望,和中华军打根本就是找死,这是不公平的仗。他们却不知道,正吞下了一颗安乐死的毒药。

农历八月下旬,中华帝国以国防军野战军第一军、第二军为主力,对满清八旗大军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战场极其血腥全是几乎一边倒的屠杀,华军伤亡极小。

战时,有不少满清的武将在华军进攻前还天真的试图说服其休战,说双方正在和平谈判,但是那些已经胆寒对于和平抱着一丝希望的满清将士得到的是他们还没有接到总参停战的命令。甚至华军团级以下的军官也不知道总参就是要在和平谈判之前全歼清军,但是很好的服从杀人的命令。

到农历八月底,清军南征军的大本营佟国维、大阿哥带着健锐营和部分真满一万多人逃进还没有沦陷给中华帝国的淮安府。淮安府据京杭运河要道,虽然承载不了大型战船和补给舰,但是小船是没有问题的。其实他们根本守不住,于是满清以淮安百姓性命相要挟,尽显丑陋面目。

这一事件中华帝国各官方和民间的报纸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揭露了满清对待中华百姓的残酷本质。读报先生在各大酒楼一边宣读王师所向披靡,一边也讲了满清在淮安倒行逆施残害汉人百姓的恶事。

中华帝国各大城市一片哗然,各大城市那些幸运的第一批中学生走上街头,抗议满清反动政府。游行少年、青年们又号召士农工商各界为帝国王师捐款,为王师尽快推翻满清解放同胞添一份助力。

各界捐款踊跃,特别是那些和新政府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大商人。一方面捐款可以体现他们对帝国的忠诚,另一方面只要中华帝国王师打下的江山里百废待兴,都是去做生意的好地方。只要帝国打赢战争,他们就有更多的发财机会。而那些分到地的农民,由于新朝仁政家中有了余粮,也积极为王师捐粮。工匠的地位也是大大提高,各大工厂中,熟练工匠的待遇是很好的,他们也是即得利益者,也参与捐款。

现在南方大中城市的老百姓的“国民”“国家”的身份和认知已经得到启蒙了。他们明白新朝要是倒了,他们现在的幸福安定生活也会被剥夺,重新回到满清时代。这是他们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