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番外:前尘1(第2/3页)

沈昭看向钟毓:“你亲自走一趟吧,祸首一定要斩,至于旁人,你从权处置吧。朕赐你御剑,予你先斩后奏之权,贪官污吏尽皆杀得。”

钟毓忙谢恩,可当抬起头看见沈昭那副倦懒的模样,又在心里嘀咕,陛下是真被他说服了,还是嫌他太聒噪,想拟个名目把他支出长安……

从前陛下勤政时,这宣室殿从早到晚晋谒的朝臣不断,而今天,他都在这里这么长时间了,一个请求面圣的同僚都没有,大殿前云阶明净,守卫森严,四处都空空荡荡,一点人气儿都没有。

他呆愣地站着,忽听御座上飘下来寡凉闲散的嗓音。

“钟卿,你到了南郡之后要多杀几个人,等你杀的人足够多了,你就知道,人命、生死不过如此,犯不上为这些事一天天的来烦朕。”说罢,沈昭朝魏如海招了招手,魏如海从置物架取来了他的佩剑。

沈昭拨开剑,雪亮剑刃浮雕着莲花纹,能清晰映出人的面容,果然,照出来的样子很丑,他一眼都不愿意多看。

将剑摁回剑鞘,越过龙案扔到钟毓身前,剑鞘以青铜铸就,剑身是精铁,本就十分沉重,‘哐当’一声砸在钟毓面前,震耳惊神,连铺满石砖的地都似乎跟着震了一下。

钟毓倒是面若寻常,他身后跟着的小吏却骇了一跳,浑身哆嗦,双腿发软,怀里抱着的奏折被抖落了一地。

魏如海胆战心惊地偷觑了眼沈昭的神色,默默为这可怜小吏捏了把冷汗。

这小吏反应过来自己殿前失仪,忙磕了好几个响头,想求饶,嘴唇却颤得厉害,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惊惧之下,只有继续磕头。

“行了……”沈昭有些不耐烦,可看这小吏仓皇失措的模样,又觉有趣,坐直了身体,紧盯着他,微微一笑:“朕是洪水猛兽吗?怎么把你吓成这样?”

那小吏抖若筛糠,危机中生出几分急智,颤颤巍巍稽首道:“臣……臣慑于陛……陛下天威。”

沈昭越发觉得有趣,随口问:“你叫什么名字?”

小吏回道:“臣……臣凤阁舍人淳于康。”

沈昭问:“你这口音?”

小吏慌忙将口音倒回来:“陛下恕罪,臣每每紧张就会说起家乡方言。”

沈昭向后仰身,闭了眼,漫然道:“这方言听上去甚是好听,你是哪里人?”

“莱阳郡。”

沈昭倚着龙椅,仰头看向穹顶,神色幽邃难辨,疲倦中透着难以盖过的精明锋芒,他沉默良久,倏地问:“你现在任什么官职?”

小吏回道:“凤阁秘书郎。”

“朕擢你为凤阁侍郎,在钟毓离京期间,你暂代侍中一职,代行其权。”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且不说从秘书郎到侍郎连升三品,如今左右丞相虚悬,侍中实际行使的就是丞相之权,朝堂上,可谓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把事关朝廷命脉的重权交给这么个新科刚入仕的六品小吏手里,陛下……是疯了吗?

钟毓皱眉,刚想劝他些什么,沈昭抢先道:“今儿先这样吧,朕乏了,钟卿,你代朕拟一道旨,让这个……”

小吏道:“淳于康。”

“让这个淳于康尽快上任,你将朝政交接一下,快点去南郡吧。带上朕的佩剑,记住了,多杀几个人。”

钟毓看着沈昭那副似笑非笑的样子,心知怎么劝都没用了。他比谁都清醒,比谁都精明,他会不知道有多不妥吗?

这分明就是故意在捣乱。

钟毓是耿正直臣,不会阿谀奉承,当即也没给沈昭好脸,弯身拾起佩剑,潦草一揖,头也不回地转身走了。

沈昭刚低头抿了口茶,一抬头见他没了影,嚷道:“他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啊?怎么脾气比朕还大?”

魏如海躬身看地,恭敬道:“您是皇帝。”

沈昭无趣地睨了他一眼,朝淳于康招了招手,语重心长道:“你可不能跟他学。”

淳于康已从最初的胆颤和惊讶中走了出来,意识到这出戏收获了意外之喜,仅凭天子一句话,他已经身价倍长。不自觉间卸去了胆小的伪装,朝沈昭堆起一副讨好的笑脸,灵巧道:“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必恭敬顺之,鞍前马后。”

沈昭满意了,好像也顺气了,脸色好了许多,朝他摆了摆手,淳于康十分乖觉地告退。

折腾了一通,亦或是安神香发挥了功效,沈昭觉得有些困倦,起身走入了内室。

魏如海只跟他到门口,止步在隔扇外。

自打瑟瑟死后,沈昭的脾气便越发乖戾,当他在寝殿时,绝不许旁人进,哪怕是最亲近的大内官也不行。

这样子倒好像回到了从前,宋贵妃刚离世时,沈昭一日日封闭自己,乖张冷戾,只是那时还有温贵女来陪他,来跟他打闹,而如今,连当初那个俏皮贴心的小姑娘也已经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