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97章(第2/2页)

两人哄了一阵,给钰康翻了个身,盖好了绒毯,他又歪头睡了过去。

沈昭凝睇着自家儿子宁谧安静的睡颜,怜爱地轻抚着他的脸颊,压低声音道:“真可爱,真漂亮,不愧是我们的儿子。”

瑟瑟明眸莹亮,一脸得色:“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生出来的。”

沈昭从善如流,忙揽住瑟瑟的肩胛,将她拢入怀里,倾心道:“是,瑟瑟辛苦了,哦不,夫人辛苦了,皇后辛苦了。”

哄得瑟瑟笑靥明艳,又想起什么,抬手揪住他的衣襟:“以后不许那么小心眼了,我和徐长林之间有什么啊?我又为他做过什么啊?比起我和你经历的,那些根本都不值一提。”

沈昭连连称是。

虽然沈昭嘴上强硬,给自己撑足了面子,但思忖再三,还真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在国书上那么折辱徐长林,让他来大秦入赘。

南方仕子最看重尊严和气节,就算徐长林自己能忍,只怕在南楚国内掀起众怒,万一两国盟约因此崩坏,那就真不好了。

没错,不光徐长林如今没有开战的资本,沈昭同样也没有。

西关的贺兰懿与兰陵暗中勾结,狼子野心。中州的陆远还敌我未明。万一要是开了战,兰陵趁火一打劫,沈昭非把自己玩进去不可。

因而他客客气气地回了徐长林,说大秦没有适龄的宗室女可供婚配,但秦楚两国交好,不忍让来使空手而归,特赐珠宝珍玩若干,廖供武安侯和楚帝清赏。

沈昭特意嘱咐凤阁,在国书中,要把武安侯写在楚帝的前面。意在暗示楚帝,在邦交中,武安侯事事争先出头,其风采已压过了天子,实属功高震主。

他不敢明着欺负徐长林,暗地里使点坏,挑拨他们君臣相疑还是绰绰有余的。

皇帝陛下正为自己的睿智而沾沾自喜,钟毓起草完国书,随口道:“臣听闻楚帝多年来懒理朝政,连朝会都是由武安侯代为主理。”

沈昭不禁叹道:“连朝都不上?这世上竟有如此心大的君王!”

末了,他又生出些感慨:“可惜徐长林一代贤臣名士,有力挽狂澜之志,竟摊上了这样一位君王,也真是够命苦的。”

经此一事,倒给沈昭提了个醒。

他再不屑徐长林的那点小心思,前世他着实也被徐长林搞得焦头烂额过,腹背受敌的滋味并不好受。

如今他之所以处处被动,就是因为没有掌握住那些边陲猛将。

贺兰懿是不用想了,但陆远那边倒还可做一做文章,试着拉拢一下。

他耐心等待,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时机。

每年进入腊月,突厥便会侵扰北疆百姓,抢些口粮回去过冬。

陆远骁勇善战,谋略得当,从未让朝廷操过心,往年沈昭至多是赏些银钱,但今年他以此为由,召了陆远来长安。

按照惯例,新帝登基,封疆大吏是该入京朝拜的。但先帝临终前留了遗旨,着令各官吏不得离其职守,因而到了沈昭这一朝,登基整三年,还迟迟没有召见他们。

如今,灾情平息,友邦和睦,四海升平,正是令诸臣朝贺的好时机。

像这些拥重兵在外的武将,其实并不怕来长安,也不怕被天子扣为人质甚至更厉害点,将他们当作震主的权臣给除了。

因为他们常年带兵,军中根系极深,杀一个主帅容易,但杀了之后,主帅背后的部曲大军就会哗变生事,像中州这种远离京畿的小朝廷,更是很有可能直接反了。

而且一般武将到了长安,虽要应付天子的猜忌,但多数时候,天子是不会让他们空手而归的。

陆远早就听闻这位少年天子的厉害手段,早有朝见之意,又生怕自己贸然上表会惹天子猜疑,才推迟至今。一接到圣旨,他将中州军务做了妥善安排之后,便冒着风雪上路了。

沈昭极谙帝王心术,越是想见陆远,便越将他晾在别馆,样子做给兰陵看,等样子做得差不多了,甚至别州刺史都已入谒数回,才在一个午后,好像十分不经意地召了陆远来御前。

太乐署新排了曲,正在御苑里吹打着,沈昭独坐鎏金蟠龙椅,见内侍引着一个身着褚红官袍的男子自雪松林径上缓缓走近。

沈昭的身后是兰轩,回廊后是一排糊了簇新茜纱的窗,元祐不知从哪儿得来的消息,听说这位中州刺史绝世俊美,倾华无双,非拉着瑟瑟躲在窗后看。

瑟瑟心道,一个从北疆苦寒之地来的武将,不生得血目獠牙凶悍至极就不错了,还俊美,怎么可……

陆远走到御前,躬身向沈昭揖礼,因为离得近,所以能看清楚他的脸了。

瑟瑟微微一愣,脑子一瞬变得空白,忘却了要腹诽的下文,只见元祐紧盯着窗外,目光痴痴,也变得傻愣愣的,良久,才幽然叹道:“崔画珠啊,崔画珠,我以后再也不讨厌你了,我同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