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祭天(第3/4页)

大臣觉得口渴得厉害,很快,又有通传,皇后身边的侍女又来了。

这回端进来的事一杯冒着凉气的西瓜汁。

杯子是琉璃杯,里面西瓜汁看的一清二楚,徐燕舟端着杯子看了半响,问:“诸位爱卿还有事吗?”

大臣摇摇头,“没事了。”

徐燕舟没说话,大臣识眼色,告了退。

等人走了,徐燕舟喝了一口西瓜汁,冰冰凉凉,还甜。

徐燕舟全给喝了,解暑的很。

他想去看看顾妙,可顾妙给他送西瓜汁,就是让他勤于政务,不能松懈。

徐燕舟就着凉意把政务处理完,赶紧回未央宫。

自古帝王三宫六院,还有自己的宫殿,但徐燕舟没有,他也不要,他就住未央宫,未央宫就是他家。

现在夜晚有些凉,顾妙已经沐浴过了,她穿着一身浅色中衣,一头青丝垂到腰间。

顾妙执着笔,写写画画,一个多月,将军府暖棚建好了,里面撒的种子也发芽了。

施过肥的田地里的秧苗确比普通田地里的长的要快,也更青翠茂盛。

同样的,里面的草也更多。

就要看以后收成多少了。

徐燕舟手扶住顾妙的腰,那么细,一下就搂了过来。

顾妙吓了一跳,“你回来了呀!”

徐燕舟亲亲顾妙唇角,“甜的,吃蜜瓜了。”

顾妙全给吃了,特别好吃。

顾妙问:“你没吃呀,不是也给御书房送了吗?”

徐燕舟道:“是送了,可大臣都在,我不好意思吃独食,所以没吃到几块。再给我尝尝……”

徐燕舟俯下身又要去亲顾妙的唇,顾妙推了推徐燕舟,“那还有西瓜汁呢,也分了?”

徐燕舟道:“没有,我自己喝了,果汁和水果不一样。”

顾妙:“这样,下回什么也不给你送。”

徐燕舟觉得委屈,顾妙又不让亲,他现在……隔两三日才能来一次,欺负的很了,要隔三四天才能有。

他们才新婚。

顾妙拍拍旁边让徐燕舟坐下,“你看刘伟湛来的信,十六亩西瓜地,一亩地八百多斤西瓜,二十亩哈密瓜地,亩产六百多斤,十亩甜瓜,刘伟湛说能收五千多斤。”

顾妙算了笔账,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些瓜甜,可以卖的贵些。

算下来能赚几千两银子,也不少了。

这片瓜地带来的财富比养猪还要多,至少能看见钱。

不知为何,种瓜果,亩产要高,不知是不是因为洒过灵泉水。

徐燕舟也高兴,虽然从永亲王府搜出来不少钱,但是国库亏空。

能赚钱当然好,这是顾妙赚的钱,西北沙地多,明年多种瓜果,还可以赚更多的钱。

徐燕舟道:“能赚钱。”

顾妙点点头,以后会越来越多,这回辛苦刘伟湛了。

再加上豆腐坊卤肉馆,每年也能填银子,还有盐田。

这些都是小钱,要想多赚,还是得那些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技艺。

顾妙微微一笑,“到时候回云城看看,看看果树长什么样了。”

果树两三年才挂果,有的等,不过能防范风沙,也是好的。

脚下的土地是云州,以后还会开疆扩土,扩大版图。

徐燕舟点点头,除在燕京,他在西北待的时间最长,十五城以北,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徐燕舟:“我们一起回去。”

徐燕舟想起大臣问他瓜果哪儿来的,是从西北西北送过来的,“阿妙,大臣想买,卖吗?”

大臣家里有钱,普通百姓可能吃不起西瓜,但是大臣多贵都吃的起,而且这是皇帝吃过的。

顾妙问:“他们说好吃就卖,运过来虽然费功夫,也不是不能运,只不过价钱肯定要高了。”

徐燕舟想想他们眼馋的样子,估计也买得起。

徐燕舟道:“先少送些过来,试试水。”

刘伟湛又让人送了五百多斤瓜,夏末秋初,车上蒙着棉被,省着被太阳晒坏,这五百多斤瓜,一斤卖五十文,一个西瓜二十多斤,一个西瓜要一两银子还多,运过来当天就卖光了。

刘伟湛原以为卖不出去,好吃虽然好吃,可谁舍得花一两银子买瓜。

结果竟然都卖光了,皇后娘娘诚不欺他。

一趟二十五两银子,西北可还有好多瓜呢。

刘伟湛问:“还要瓜吗?”

一个西瓜哪里够吃,哪家不是三代同堂,一家几十口人,还真是不够。

刘伟湛想,在西北卖十几文一斤,哪里有在盛京卖的多,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商队的车马载着溜圆的瓜运到盛京,然后又运往江南,各地价钱虽然不一样,但也都知道了西北的瓜果好吃。

九月初,地里已经没多少瓜了,刘伟湛交上来五千两白银。

剩下的雇商队,雇工人,花了不少。

刘伟湛人累瘦了一圈,拿的银子是实打实的,他自己就分了一百五十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