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第2/4页)

皇上再抿一口茶,一副不大开心的“矜持”模样。

“之前大清和朝鲜一带的边界线没正式划下来,一直就是三汲泡一带,这次顺便确定一下。”

保康:“……保康听说,朝廷有人建议,若再有朝鲜人从长白山偷渡,一律重罚。但还有人提议,我们大清开始控制人口,作坊人口大缺,需要朝鲜年轻人,说朝鲜人忍耐、坚强、勤劳、认真……好处说不完。”

皇上一脸“嫌弃”:“那是朝鲜女子。”

“苏禄群岛的女子、关外的女子、西部的女子、南海其他民族的女子……都有这些特点。”

保康忍不住笑出来:“‘女子顶半边天’?”

“女子何时没顶半边天?听那些儒家文人瞎说。中原几千年历史,那一段少了女子的身影?”

保康忍不住哈哈哈笑,一边笑还一边转身看着他汗阿玛,那模样儿,一看就是要说八卦。

“汗阿玛你还记得不?印度国王带领一家人来到大清,很多人都特好奇他们的泰姬陵,他是怎么说的?”

“……不记得。”

“保康记得,他的样子,特悲愤,特想哭,真能哭出来。”

皇上:“哦——”

“保康记得他说,莫卧儿王朝在查罕杰王和沙·贾汉王时代,国势日盛,不光有领土扩张,还有文化艺术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皇上:“……”

然而保康一点儿也没有因为他汗阿玛的“冷漠”打击,他兴头起来,人从躺椅上坐起来,改躺着为坐着,身体前倾、眉飞色舞、声情并茂。

“那一滴美人儿的眼泪啊,那一份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所有的人的辉煌,那个印度民族传统与中亚及波斯的伟大艺术结合,那一处佛祖都震惊的泰吉·玛哈尔陵……”

“保康还记得印度国王那欲哭无泪的模样。美丽的爱情故事背后充满了阴谋算计,血腥杀戮,折射出一部泣血的印度历史。可谁去记忆这些那?一部爱情童话多么美好。”

表情上带着一抹真实不做作的疑问:“可能这就是其中的迷人之处?破碎的魅力?保康是真的不明白。想当年的大唐,杨贵妃专宠的时候,大唐也是“家家户户恨不生女娃”,有多少人在意国家兴亡,百姓疾苦? ”

“这么说来,果然是草原上的人更容易出情种……那民间的老百姓都说‘爱民觉罗家代代出情种’?”

亲亲汗阿玛:“……”华丽丽地喷出一口茶。

印度那个举世闻名的泰姬陵乃是沙·贾汗王为纪念他的第二任妻子修建。沙·贾汗王对这个妻子非常宠爱,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那种专宠,谁敢不认同,单看看他的妻子不停地生育事实。

三十九岁去世,十四个孩子。去世的时候,沙·贾汗王极度伤心,据说一夜间白了头发。同年这座陵墓动工修建,除了举国之力外还有高薪聘请的全欧洲匠人,花了二十年时间,耗资巨大。

还有传说,沙·贾汗王还曾想在河对岸修建一座,和泰姬陵一样的黑色大理石的陵墓与爱妻相对而眠,因他晚年遭儿子囚禁,所以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

全世界人都感动于这种“一个把皇权当做情人节礼物般送出去,一个举国之力给妻子建一座永恒的爱情丰碑”的伟大爱情,都羡慕这一代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人……皇上只有一句,“你们高兴就好”。

莫卧儿帝国是突厥王室,帖木尔王朝的后裔南下建立的帝国,信奉伊~斯兰教,距今共出了五个皇帝,个个文治武功、能征善战,没有一个昏君。

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尤精于武略……除了具备当皇帝的才华之外,还有建筑师和设计师的莫大天分。可是全世界人们一提起他们,全部一致地遗忘他们的赫赫战功,只记得他们的爱情故事。

无他,他们几乎个个都是情种。雄才大略的阿克巴大帝,是。他的儿子,他的孙子,贾罕季王和沙·贾汗,那简直就是情种中的战斗机。

泰姬陵的主人是沙·贾汗的妻子,他父亲的皇后,印度“武则天”努尔贾汗的侄女儿。据说她貌美无比,皮肤如玻璃一样透明,她还善良坚强,陪着沙·贾汗南征北战,却并不醉心于政治。

去世的时候,只有一个心愿,不愿意再四处征战,只想要一个美丽的宫殿。于是泰姬陵在她去世那年动工。

沙·贾汗亲自参与,历时二十二年,每天动用两万役工,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雕刻师、珠宝师……聘请奥斯曼和欧洲地区最好的工匠,耗竭国库,直接导致莫卧尔王朝的衰落……

这样的故事,要雄才大略一心功耀千古的皇上来看,那绝对是不可理解。皇上只想说,沙·贾汗王的儿子只是圈禁了沙·贾汗王,那已经够孝顺了。这简直就是祸国殃民的罪过,有什么好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