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2页)

他有这么丑吗?他有这么明显的“算计”吗?他这是顾全大局、深谋远虑的谋略!

县令气极,却莫名地没有阻止,一面琢磨熊儿子自创的标点符号,一面等候。等画好后一把抓到手里:“没收!”

没收随意。保康瞧着县令鼻腔里喷出来的火焰,开心。

眉眼飞舞,声音得意:“笔画多的字太难写了,快乐大师写得很累。毛笔软趴趴的,快乐大师写得特别认真。大——太子殿下和大阿哥一定会开心于快乐大师的诚意,等快乐大师长大给他们写长长的信。”

县令从鼻腔里“哼”一声以示回应。

他这个时候,还没意识到快乐大师的真正意图,只认为熊孩子不就是想要给个“回礼”,鉴于太子和大阿哥确实行为不当,他也就没有阻止。

马蹄子踢踏踢踏,送信的信差一个驿馆接着一个驿馆。保康这两份宛若蚂蚁爬出来的“鬼画符”在保康的喜气洋洋,县令的怒气冲冲中送往京城。

京城里头会因为这两封信引起怎么样的波动,暂且可以从县令的“怒火”里预测一二。反正保康在信件发出去后特“神清气爽”,开开心心地进行他的其他计划,逛他的庙会。

“快乐大师还要吃糖葫芦。”

“你师祖说,一天只有一颗糖葫芦。”

“快乐大师还要吃煎台蘑。”

“你师祖说,最多只能吃五颗。”

“快乐大师要去看骡马交易。”

“你师祖说,骡马交易现场太过脏乱快乐大师不能去。”

“……”

“……”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一个尽情闹,一个也已经学会使用“师祖说”,互不相让,堪称针尖对麦芒。

保康人在县令的怀里对着他“横眉竖眼”,县令脸上心里都只有看熊孩子吃瘪的快乐。

保康:“……”气呼呼地抱着县令的脖子,大眼睛对着街上挤来挤去、吃来吃去、玩来玩去……的各色人畜看个不停,眼馋心馋。

五台山的六月清凉无比,加上地方官的有力宣扬,前来参加跳马扎和骡马大会的人特别多,还有那丝毫不怕人自由行走的牛羊等等家畜,就保康这个三头身的小身板,他还真不敢下去自己走。

但是保康能这样认输吗?

“保康要吃蒙古包子。”保康小嗓门得意,双眼发亮——蒙古包子今天还没吃过,还有“一个”的份额。

“……蒙古包子不是发面,吃了不好消化,只能吃半个。”县令立马采取折中的办法。

县令就是故意的。保康转头,对着大眼睛一睁,胖脸颊一鼓:“一个包子馅,半个包子皮。”

县令:“……”县令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谁说“我吃包子馅,你吃包子皮”,可是县令能怎么办?

“行——快乐大师一个包子馅,半个包子皮。”

县令觉得熊儿子就是他的“小魔星”,抱着熊儿子挤到蒙古包子摊贩前面说了要求,立马获得摊贩主人同情的眼神一枚。

庙会热闹,吃喝玩乐的多,小孩子们都是和他们的父母提出各种要求,父母都是不忍心拒绝还生怕孩子吃多了肠胃不舒服。

摊贩主人,一个肤色黝黑满脸风霜的蒙古老人,恭敬地看一眼他怀里的小和尚,对他露出一口缺牙的“菊花笑”:“小大师,好!”

县令的直觉反应就是骄傲地笑。

在蒙古和西藏,很多王公贵族都会送孩子学佛做喇嘛,他们认为这是一件莫大的荣耀,而汉家也有很多送孩子去寺庙道观养的事情,所以县令和快乐大师一起出街,很多人的直觉就是——父子。

县令心情大好,抱着熊儿子在旧旧的小桌子上坐好,给他理好微微乱的僧服,自己活动活动两只劳累的胳膊……瞧着熊儿子只顾盯着即将出锅的包子瞅的馋样儿,忍不住打趣。

“我这十五力的臂力抱着快乐大师都累得慌,快乐大师真不要瘦一瘦?”

快乐大师闻一口包子的香气,转头看向县令,用智商回答:“十五力是拉弓。拉弓是爆发力,抱着快乐大师是持久力。阿弥陀佛,县令的持久力需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