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赛季之初(第2/4页)

姚教练有点犹豫:“你觉得没问题?”

张勤干脆的回了一句:“我不知道,姜泷练3A那会儿还没吊杆可以用呢。”

姚教练:“那要不我去问一下伍铮?她好像用吊杆练过3A,对了,她好像也是只用吊杆跳了三次3A,就自己脱杆练习了。”

宋友明在旁边小声说道:“伍教练说过,要不是伍铮后来出了意外摔断腿的话,她在进队以前就能练成3A,所以她那时候只是找了个理由借吊杆玩一下而已。”

事实的真相是一姐靠自己就能把3A搞定啦,吊杆对她而言真就只是玩具而已。

宋友明才是真的靠着吊杆练出3A的那个人,但他是在借用吊杆尝试了十几遍后,才小心翼翼的自己去跳,就这样还一直不能足周,苦练了两个月才把3A练到可以放到赛场上的程度。

话是这么说,那边成澄已经脱掉身上的绑带,跃跃欲试的开始助滑、起跳,然后摔得滚了出去。

姚教练一眼就看出问题,这小孩的高远度不错,但转体能力不行,尤其是向前跳的时候,转体能力明显的慢了,他看着有点发愁。

“3周半都没转满,人已经落地了,所以才会摔,腰腹肩背肌肉都要练。”

张勤又指出一点:“他在旋转时轴心位移太明显了,转速也不高,说明核心力量不足。”

一个助教也连连点头:“对,他柔韧性好,连贝尔曼都拗得出来,但旋转时位移严重,我看他参加比赛的时候,因为这点,旋转一直只能评到2级到3级,我看伍铮的腹肌就很漂亮,所以旋转的时候轴心稳稳的,让成澄以伍铮为目标去练就很妥。”

伍铮的动作之标准规范,在队里一直都是作为教科书的,所以从她增肌出成效开始,不少队员也跟着一起加入了增肌训练套餐。

说句不夸张的,她就是队里的标杆。

姚教练在笔记本上写了几行字,合上以后叹了口气:“还是要练啊,可惜那小子没耐心,让他做跳跃训练他乐意,做那些枯燥点的增肌训练、耐力训练他就不愿意了。”

他能理解这点,机械式的训练太苦了,成澄家也挺富的,从小到大父母娇惯,练花滑时也因为天赋出色而一路顺风顺水。

可是卢敏也是家里有钱、天赋极佳,她现在的表现却不算好,为了治她的抽风,队里不得不督促她开始学一些日常俄语,好在明年把她送去谢尔申科那里磨一磨。

另一边,伍铮还在练习连跳。

根据赛事规则,同一种跳跃可以在节目里出现两次,一次是单跳,另一次是连跳。

也就是说,如果伍铮想给自己的自由滑安排两个3A的巅峰配置,就必须把3A的连跳练出来。

如今她已经可以很轻松的完成3A+2T和3A+2lo的3+2连跳,但2T分值仅有1.4,2lo分值只有1.8,伍铮嫌这个基础分值太低了。

3T分值4.1,3lo分值5.1,在3A后面加上这两个跳跃,这才是她理想中的可以和3A搭配的连跳,伍铮觉得自己飘了,两周跳已经没有资格进入她的节目了。

然而遗憾的是,她在金色旋转杯跳3A+3T时,3T却空成了2T,伍铮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是介意这个失误的。

等这个连跳在训练中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时候,她又开始练习三连跳,每个自由滑里都要求有一组三连跳,目前伍铮用的是3F+1lo+3S这样的夹心跳,这组连跳的基础分值是10分,但伍铮觉得自己还有进一步的可能性。

比如3F+3T+3lo这样的连跳,分值就有14.6了,她在12岁的时候,曾将这个连跳放入比赛中,而且完成的不错。

再比如3F+3lo+2lo的分值有12.2,好像也不错。

其实她最想完成的三连跳是3A+3T+3lo,这组连跳一旦完成,基础分值就是17.8,但目前男单里也没有谁可以完成这样高难度的三连跳,也就是伊万退役前在商演时开玩笑的跳过,但在第三跳,也就是3lo时没有足周。

伍铮近期状态低迷,17.8分的火星难度连跳更是男单都不敢轻易玩的技术,所以在伍铮尝试这组连跳时,各种失误都在所难免。

扶冰是常态(落冰时没站稳,虽然没摔,但用手撑了地面一把),过周也很常见(落冰时转体的余势未消,又在冰上转了一圈)。

令人心惊的是,即使是这样的跳跃,伍铮居然都能足周,她就是落冰不稳定而已。

等成澄处理好伤口回来的时候,就正好听到张勤对宋友明说:“伍铮的3A质量已经超过姜泷了。”

“什么超过泷哥了?”

成澄听不得说姜泷不如别人的:“伍铮的3A没泷哥高!”

张勤看他一眼,笑着摇摇头:“跳跃不是高就厉害的,还有落冰的姿态,你没发现姜泷在落冰时因为轴心问题常常身体前倾吗?伍铮就不会这样,她的落冰特别从容,跳起的时候上身轴心是什么角度,落冰的时候就是什么角度,星野绫子也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她们的跳跃GOE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