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对胜利近乎偏执的渴望,以及对失败的零容忍(第3/4页)

而在男单自由滑那天,伊夫列姆看到了伊万在热身时摔了一跤,然后他小声和谢尔申科教练说了句什么,两人就到了角落里,谢尔申科教练单膝跪地,给伊万按摩膝盖。

常年进行四周跳训练,已经让伊万的半月板磨损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他才24岁,却已经不得不考虑在本届冬奥后就退役,然后去安装人工半月板,否则他在四十岁后将只能靠轮椅行动。

花样滑冰是如此的魅力,可它也如此残酷,每个跳跃、每个旋转都可能使热爱它的人遍体鳞伤。

最后,伊万在比赛中的后半程摔了一个3S,谢尔盖则在自由滑里因过于紧张,直接摔完了整个后半程,瑞士小子丹尼尔登顶冠军,伊万银牌,马丁.希尔森第三,姜泷第四,伊夫列姆第五。

伊万的卫冕之梦,终究败给了他的伤病。

……

姜泷在看到自己名次的那一刻可以说满心失落,只差2分,他就可以站上领奖台,拿到种花男单在奥运的第一枚奖牌。

但即使没有夺牌,领导依然打电话过来夸了他一通,并安慰他“没夺牌也不要紧,别难过,你已经创造历史了”。

可是这种历史他不想要,姜泷真正想要的是站上领奖台,看国旗升起。

看完颁奖仪式,他的拳头握的紧紧的,伍铮戳了一下他的拳头:“放松,你的赛程已经结束了,现在有压力的人已经只剩我一个了,我要是比砸了,教练们能把我骂死。”

双人滑的龙妍妍和裴群拿了铜牌,姜泷是第四,都是极具突破性的成绩,而她前面已经有了拿过冬奥铜牌的陈蝶,所以她想要再突破,就真的只能去争金牌了。

姜泷伸手想拍伍铮的肩膀,手伸到一半才发现小姑娘已经只比他矮2cm了。

伍铮这身高在女单里也算独一份了,放眼看去,全场就没有比她更高的女单,一部分男单都没她高,可这样的身高,也将她的身材拉长到了最美观的比例。

他在伍铮手臂上轻轻拍了一下:“放心,你是刘指的宝贝蛋,他骂谁都舍不得骂你的。”

伍铮闻言只是笑笑,心里没当回事,转头就提着冰鞋,又和伍兰溪去了副馆加训。

都灵的冰场用起来当然是没有家里的冰场顺,而且使用时间也不自由,可伍铮依然通过临时抱佛脚,将自己的跳跃成功率往刷了百分之六十五,这个水平连她13岁那会儿都比不了,却为伍铮更添了一份胜算。

她现在最缺的就是稳定性,为了更进一步,她不顾手腕的伤势,喷着云南白药、打着绷带,依旧每日奋战在冰上。

直到女单项目短节目赛事开始前三天,参赛选手们陆续接到组委会的通知,开始在固定时间进入冰场进行合乐,这就是赛事主办方为她们预留的提前适应场地的时间,参加大奖赛、世锦赛时也会有这样的合乐时间。

伍铮就是在这样的日子,看到了满脸疲态的亚历珊德拉。

龙妍妍悄咪咪告诉伍铮:“亚历珊德拉的丈夫是冰舞那边的一个教练,昨天被发现参加了一个集体游戏。”

在龙妍妍看来,那位俄罗斯冰上皇后是真的惨,自己顶着27岁高龄参加冬奥,只为了争夺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后一枚没到手的金牌,好达成大满贯,结果丈夫不帮忙都算了,还闹出这种事来。

裴群扯了她一下:“伍铮还小,别和她说这些。”

龙妍妍恍然,连忙对伍铮道歉:“对不起,伍老板,你赶紧把我刚才的话忘了吧,千万别告诉伍教练和周队医我和你说过这些啊。”

龙妍妍才一米五出头,矮了伍铮一个头不止,两人要是站的进了,龙妍妍平视时,眼前就只有两个高耸的球,这样的身材对比总是让她忘了伍铮还是个未成年。

其实完全听懂的伍铮干脆装傻:“啊?不就是集体游戏嘛,亚历珊德拉的老公玩游戏的时候没带她啊?放心,我不和别人说。”

龙妍妍和裴群这才松了口气,又叮嘱了她几句“比赛加油”之类的话,然后手拉手说是要去买纪念品。

等他们离开,伍铮看向亚历珊德拉的方向,她的短节目曲目是《魔笛》中的《夜后咏叹调》,别说,滑得杀气腾腾的,那种复仇的感觉完全出来了。

一般情况而言,大部分花滑运动员参加冬奥时都会降难度,以保证稳妥,因为裁判们总是青睐节目完成度高、没有失误的选手夺冠,给表演分时都会大方些。

但是伍铮看得出来,现在的亚历珊德拉不会降难度的,相反,她会拼尽全力,在这场比赛中展现最强大的自己,好让人们明白,她绝不会被打倒。

2月22日,都灵冬奥逐步走入尾声,人气最高的花滑女单赛事终于开始。

这一日,身陷丈夫出轨舆论的亚历珊德拉在短节目以《夜后咏叹调》惊艳世界,她完美的完成了3lz+3lo、3F、2A三组跳跃,并在节目尾声使用了她标志性的双足提刀贝尔曼旋转,获得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