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唐风雨 第122章 血洗唐京(第2/5页)

于是,众人立时缄默,憋憋屈屈的静候伟大的唐皇熟睡醒来。可怜了柳阁老,他此时还是阶上跪着呢,为防饶了皇帝的好梦,他只能跪在那里,下朝的时候,这位三朝元老,大唐的脑骨之臣,已经站不起来了。

卞唐烟雨,一派水色风光,就连政变都是风轻云淡波澜不惊的。秋叶枫红,李策坐在万干金菊之中,一身长袍飘逸翩翩,正在喝茶品茗,这时,一名内侍突然跑上前来,恭恭敬敬的跪在地上,奉上一封金皮诏书,正是天子印绶。

李策悠闲的打开,只看了一眼,一口水却险此喷出来,脸色顿时大变。孙棣在一旁问道:,什么事?皇上怎么说?”

李策苦着脸,几乎要落下泪来:父皇让我等着。”

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时父子的无厘头相处方式,孙棣哈哈一笑:“那殿下您就等着吧。”

当天下午,李策带着大包小包逃出皇宫,车马绵延一百多步,无赖般的住进了孙棣孙尚书的府上。朝廷上的老臣聚集在柳同老的府中,叽叽喳喳的汇报着最新战果。柳阁老绮老卖老的一捏胡须,高深莫测的说道:“皇上必定大怒,要惩办太子,所以太子才会逃出皇宫,这证明我们的力谏还是得到了初步的胜利,各位大人,我们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再上一层楼!”众人纷纷点头应是,手握拳头信誓旦旦,一副苦大仇深的烈士模样。

当晚,诸位朝中脑骨告别了柳阁老,纷纷推辞了和别人同路的同行邀请,而是编撰各种理由独自上路。半个时辰之后,孙棣孙尚书的府邸,顿时热闹了起来。诸位大人们一个个好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的摸上门来,压着嗓子轻声喊道:我有重要情报,请见太子殿下!”笑话,经此一事,谁还能将这位深藏不漏的太子殿下当成摆设,也只有柳儒呈那样的老古板才会看不清世事。想让自己当出头鸟,做梦!

忠臣可以做,人也可以耿直,但是如果要以性命来成全名声,那还是免了吧。您爱做烈士,恕我不奉陪了。好在,这位终日跟随在太子身边的年轻的孙尚书还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他将这些大人们一个一个接进府来。对他们紧张兮兮诉说的情报一直报以甜蜜的微笑,并且对这些精忠报国……声声全力效忠太子的大人保持着崇高的敬意。所以,在他们再一次无耻的请求不要将他们今晚进府的事情张扬出去的时候,孙棣也保有很好的风范,丝毫没有半点鄙视和瞧不起的态度流露而出这些墙头草们感动啊,还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通情达理啊!他们保证,他们愿意继续潜伏在居心叵测的顽囡派一方,随时将那边的消息传递给英明的太子殿下。孙棣很开心的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请他们进方厅喝茶,说太手正在休息,马上就来和您见面。可是,在这些偷偷摸摸前来告密的大臣们走进方厅的时候,却惊悚的发现偌大的大厅里几乎已经挤满了人,而且全都是刚才在柳阁老府上信誓旦旦诅咒发誓的伟大忠臣们。甚至,就连柳闹老家的管家也都来了,此时,正拿着柳大人的书信等候太子殿下的接见呢。大家的脸色,霎时间,要多么难看,就有多么难看。他们尴尬的打着哈哈:

哎”您在这啊?”

是啊,今晚的天气真好啊。”

是啊,我睡不着出来溜达溜达,没想到遇到这么多的熟人。”

哈哈,皇城就是小啊,真是太巧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昏暗的政治变革,就在这样的情景下,落下了序幕。

当天晚上,李策并没有面见那些坐在孙棣家偏厅喝了一夜冷茶谈天说地的老大臣们,他和孙棣缩在窗户外面,捅开一层窗户纸往里偷看,然后捂着肚子,笑的像是两只鹌鹑。几乎就在同时,唐皇正在吃宵夜,跟随多年的老太监鼓足了勇气小声的劝道:“皇上,您就别生殿下的气了,殿下都躲出去不敢回来了。”唐皇正在喝粥,闷言抬起头来微微一愣谁说朕生气了,他不是说要去找朋友,出宫方便此吗。”老太监一愣,登时无语。

第二天一早,五百多名帝国狼兵斥候,化妆为各种普通平民百姓,穿梭在城内城外,全力的去寻找一名画像中的女子。

李策画下最后一笔,又递出去一副画像。

下人走出房门之后,他缓缓的靠在椅背上,微微闭上眼睛,似乎又看到了清池诗叶之中女子那焉白美好的笑脸。他轻轻牵起嘴角,淡淡一笑“得民心者的天下,也不无道理啊。”

天蓝云白,当日的大雨终究没有下起来,一番阴云之后,又是一个晴朗的艳阳天。

李策万万想不到,就在他全城秘密寻人的时候,楚乔其实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离孙棣的尚书府,不足三百步。清净的迎宾别院里,一派幽然,夜凉如水,月光皎洁。精巧的江南小筑隐没在重重海棠繁花之间,竹窗轻启,诸葛玥坐在书案前,正在草拟着什么,然后封好信封,交给一旁站着的月七。斜着眼睛淡淡的看着他,语调清淡的说道“谁时命令有意见?进来让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