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皇帝他下限深不可测(十七)(第4/6页)

皇帝眯了眯眼,如果和秦王开战,两军交战,别说灾民,就是整个益州都未必能顾忌上;所以在开战之前,最好让益州安稳下来。

陈修带他们去看河道,路说起粮食就很是一番苦笑:“地里的庄稼没几天就可以收了,结果突来几天的大雨,全给淹坏了,若不是陛下送来粮食,这个冬天怕是熬不过去了。”

乔安想了想:“你们可以考虑种植冬小麦?或者其他冬天能种的作物,灾民都是劳动力,效率应该会很高。”

“娘娘说得有理,我们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种子种下去才发现……”

陈修说着就忍不住叹气,正好走到地头,他直接在泥土里挖了挖,挖出一块龟裂的泥土。

乔安一看觉得眼熟,脱口而出:“土地盐碱化?”

陈修:“???”

皇帝不动声色在她后腰上掐了一下:就你能,就你会。

乔安赶紧闭上嘴,默默往皇帝身后缩了缩,假装她只是一个平平无奇不食五谷的皇后。

陈修惊疑不定:“娘娘说的是什么?什么简化?”

“是朕以前与她说过的。”

皇帝若无其事挡住乔安,自己伸手拿起那块干裂的泥土:“朕以前在某本农书上隐约看见,似乎这土里含有大量的盐,以至于不能种植。”

“正是。”

陈修被皇帝绕开,连忙说:“正是如此!这地是咸的,却又提不出盐,我们埋进去的种子根本发不了芽就枯死了。”

皇帝捏了捏那泥土,触手干硬,稍微用些力就会掉下碎渣。

这样的土,任是再不通农事的人也能看出,是种不好庄稼的。

皇帝问陈修:“有多少地方的土是这样?”

陈修答:“约莫十之二三吧。”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皇帝微微沉吟。

乔安从他身侧悄悄探出脑袋,也好奇地伸手过去摸了摸。

皇帝偏头看她,低声问:“你以前见过这种土?”

乔安眼神悠长:“这就要从我高中地理会考的复习题说起了……”

“……”皇帝在她脑袋上轻轻拍了一下,又问她:“你知道该怎么治理它?”

“这个我真不不记得了,毕竟只是书上提了那么一嘴。”

乔安挠了挠头:“不过土地盐碱化在我们那时候也挺麻烦的,只能种一些什么菠菜、南瓜之类的蔬菜,你要治理它,就要配营养剂,就相当于给土地喂药。”

皇帝眸色微沉。

连她那个时代都麻烦,以现在的农业水平就更别说了。

皇帝没说什么,对陈修说:“先去看河道。”

陈修带着他们继续走,没走多远,指着不远处半山上的一条蜿蜒而下的宽广河道:“陛下,这边就是广江堰途径的主河道。”

乔安放眼一看,都忍不住同情益州了。

这是什么倒霉运气,先是土地盐碱化,又是悬河。

遥遥能望见,在一片平原上,那河道是高高凸出来的,就像一条天河坠在众人脑袋顶上。

乔安连大学的知识都还老师了,更别说高中地理,就隐约记得什么泥沙淤积侵蚀乱七八糟。

乔安就记得这种河其实没有看着那么吓人,但是其他人显然被吓到了,陈修连忙解释:“这河道虽然高,但是并不危险,上流的大堰控制着水量,不会塌的。”

皇帝也很淡定,他沿着河道走了走,观察了一会儿,问陈修:“之前梓州益州联名上书请旨拨款修缮广江堰,是要修哪里?”

“是在上游。”

陈修指了指远山的位置,犹豫了一下,委婉说:“其实广江堰年年都在修缮,上次治水官请李刺史和我们一起去看过,河道和大堰都是稳固的,并不需太费心修缮……”

乔安明白了。

这又是刺史大人们捞钱的手段。

皇帝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轻轻笑了一声,笑得乔安一身鸡皮疙瘩都炸起来。

她摸了摸胳膊,对李刺史同志幸灾乐祸。

让你作死,不作不死,活该!

…………

大概了解了益州的情况,皇帝就忙了起来。

他大刀阔斧接管了益州刺史府,给了陈修很大的权力,让陈修竭力改善益州民生,而自己则开始忙于益州的军事调备。

乔安看见许多穿着高级武官朝服的将军在府邸里来来往往,益州城内外突然冒出来大批大批的军队,整个环境都压抑肃杀了起来。

乔安意识到,这是要打仗了,要和秦王开撕了。

乔安自觉自己是没什么军事头脑,孙子兵法都没读过,坦克飞机也不会造,指定是帮不上忙,她就别给皇帝添麻烦了。

她想来想去,就觉得那个土地盐碱化还是有一点搞头。

因为乔安发现,自己对草药好像有些特殊的感觉。

皇帝召集众将领们布置作战计划,开了足足两天的会才离开书房,正要去后院寝室阖一会儿眼,就撞上乔安换了身男装兴冲冲往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