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4页)

宋修德说得真心实意,温续文自然不会拒绝,有时候过分的拘谨和推辞是会让人丧失好感度的。

现在,宋修德对温续文就很满意,进退有度,学识不凡,更难得可以认清自己,没有因自己的身份而自卑,这很好。

说完话,温续文知道差不多可以了,第一次来没有留下用饭的道理,便起身告辞,宋修德没有挽留,只是让他记得下月再来府上。

离开宋府,温续文精神有些恍惚,就,就这么转了一圈,他就多了半个先生?

还是正三品简在帝心的通政使!

温续文莫名觉得,天上掉了个很大的馅饼,正好把自己砸到。

这感觉,嗯,挺好的。

......

次日回国子监,温续文又注意到了冯洛凌的不对劲,短短半个时辰,他已经打量了他三四次,有些频繁啊。

还不待温续文询问,冯洛凌见助教离开学堂,便低声笑道:“温续文,你果真是真人不露相,看来小爷是看走眼了。”

温续文眉头微皱,这说的都是些什么,“还请世子明言。”

“昨日你去了哪里?”

仅一句反问,便让温续文瞳孔微缩。

冯洛凌笑得意味深长,“盛京大虽大,却是瞒不住什么消息。”

宋修德是正三品通政使,更是丰靖帝的心腹,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温续文昨日进了宋府,早就落入不少人的眼中,估计有些人已经开始调查他的祖宗十八代了。

盛京权贵密集,个个权势滔天,这里真的很难有什么秘密。

温续文仅一瞬便想通关键,苦笑一声,“世子消息灵通,在下佩服,至于昨日之事......在下岳父是丰靖二十二年进士,祖籍永兴府。”

仅一句话便点出许士政和宋修德同年加同乡的关系。

这些消息,他们早晚能查到,温续文不过是提前告诉他们。

冯洛凌笑了,“温兄好运道。”

冯洛凌自然不会认为简单的同年同乡关系,就会让宋修德见他,其中细节他不会深究,却已然觉得温续文有了让他看重几分的资格。

和通政使有些渊源,温续文在盛京不仅不需要谨小慎微,便是今后进入朝堂,都会顺利很多。

有时候就是这样,不需要宋修德特意嘱咐什么,温续文就能得到很多隐形好处,就像现在。

冯洛凌,堂堂镇南王世子,竟然称呼他“温兄”,这可是前所未有的。

这并非代表冯洛凌忌惮温续文,他不过是给宋修德面子,温续文怎么说也是宋修德的晚辈,表面上放几分尊重,又没什么损失。

温续文不怪冯洛凌现实,这世界本就如此,人家和你非亲非故,凭什么和你交好,别太高看自己。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温续文温声一笑,“说来惭愧,这还是靠在下岳父的关系。”

冯洛凌摇头,浑不在意道:“想要成功,就不要在乎过程,因为旁人看的只是结果。”

温续文抬眼看他,“世子所言一针见血,在下佩服。”

这段时间的相处,温续文已经看出来冯洛凌并非他表现出来的那般,这人不过是扮猪吃老虎,看着鲁莽直肠子,实际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还总说别人会算计,伪君子,温续文看着,他和旁人比,丝毫不遑多让。

就刚才那话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

只是,他来国子监的目的是什么吗?

温续文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从来不信冯洛凌被镇南王骗进来的说法,不论是他,还是陈慕良,都不是会做无用功的人。

......

到用饭时间,陈慕良的态度虽没什么变化,称呼却是和冯洛凌一样改了,多了几分亲近,少了一些疏远。

他们挺了解人心的,虽然行事做法现实了些,却坦荡得让人无法反感。

用饭时,冯洛凌再次提到张霖津,“慕良,听说张霖津找你了?”

“嗯,他想把那副《奔马图》真迹赢回去,”陈慕良含笑道。

他们这些权二代打个赌是很常见的事,之前张霖津和陈慕良打赌,把威远侯珍藏的真迹给输了,威远侯又拉不下来脸去陈家把真迹要回来,只能把气都撒在张霖津身上,打得他三月不能下床。

此事过去半年有余,冯洛凌还怀疑张霖津那睚眦必报的性格,竟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找茬,莫非真的改性了,现在看来并没有。

不过,冯洛凌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奔马图》真迹千金难寻,他的赌注是什么?”

“一万两金票。”

“呦,看来他很有把握啊。”

即便威远侯家大势大,一下子拿出一万两金票也是不容易的,张霖津又不傻,他敢这么赌,就是相信自己肯定会赢。

冯洛凌看陈慕良,戏谑道:“你就不担心输?”

“那又如何,那幅画本来就是威远侯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