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4/4页)

虽然品味可能不是太好,但心意最重要。

刚写完,温续文正要交给何顺去送信,书房的门被敲响。

老吴走进来,道:“表姑爷,有您的信。”

信?

家里的回信到了?

不对,他的信才寄出去不到一个月,哪有那么快。

温续文接过来,挥手让老吴下去,他撕开信封一看,里面有几张折起来的信纸以及又一个信封。

上面写着“修德兄亲启”。

温续文没听过这个名字,暂且把这些信封放在一旁,展开家书。

确实不是给他的回信,上面第一句便是问他路上顺不顺利,国子监的宿舍好不好之类的,很显然这是李氏写的。

随后换了一种字体,是许士政的柳体,他没有过多寒暄,跟温续文解释另一封信的存在。

原来这“修德兄”是许士政的同乡加同年,全名是宋修德。

当初殿试,宋修德高中榜眼,便一直留在京城,许士政则外放到郑县,两人的交集便少了。

但两人自幼一起长大,幼时的情谊还在,再加上宋修德早年家境不好,多亏许士政对他的资助才让他能安心读书,所以宋修德心中对许士政一直有一份感激之情。

这十几年来,两人虽未谋面,却每年都有书信来往,宋修德更是每逢过年都会给许士政送份年礼。

温续文来盛京读书,许士政想过让他去拜访宋修德,可又觉得有些不妥,便一直未决定下来。

直到温续文启程后不久,许士政收到了宋修德的书信,他在信中主动提及温续文的事,埋怨许士政没把他这个故交放在眼里,姑爷来盛京的事都不写信告诉他。

原来,当初许士政推荐温续文进国子监的文书到了盛京后,宋修德就看到了,他一直等着许士政给他写信,结果一直没等到,只好自己写信挑明此事。

看了宋修德的信,许士政也放下了自己心中的一点固执,给宋修德写了一封回信,让温续文带信去拜访他。

温续文眼神有些复杂,没想到他老岳父还有这样的人脉。

宋修德,正三品通政使,实打实的简在帝心,是丰靖帝的心腹。

温续文自然知道宋修德的名字,却不知他竟然和许士政有些源远。

至于他为何会知道温续文进了国子监,这就很简单了。

通政使是通政司的一把手,负责的就是上传下达——传达帝命,下情通达,任何从中央发出的命令都要经过通政司发出去,同样地,下面汇给中央的信息也要经过通政司。

宋修德会知道温续文,再正常不错了。

倒是他会知道温续文是许士政的姑爷,有点意外,看来这位宋通政使不是一般的念旧情。

若非许士政不曾想过接受他的帮助,许士政恐怕早就升了好几次官了。

又或许正是因为许士政未曾要求过他,让宋修德更加重视这份恩情。

温续文摇摇头,收回思绪,不管怎么说,目前看来,他似乎成了受益的那个人。

不过今日没有时间了,想要拜访宋修德,得等到下次休沐。

温续文接着往下看信,字体又变了,看到这字,他眉心一跳,没忍住抽了抽嘴角,小妹这字确实不同凡响。

不能说难看,也有女子的秀气,可就是让人看了觉得怪异,总觉得哪里不对,也算是自成一派。

温续文.强迫自己忽略字体,重视内容,许舒静的内容都是在请功,说她怎么硬拉着许舒妤出门,还有她把书局打理得多好,替温续文多得了多少分成,最后日常一催更,让温续文不要忘了写《后宅》。

最后一页,是许舒妤写的,那熟悉的簪花小楷字体,温续文一眼便认了出来。

温续文嘴角不自觉勾起,许舒妤和他一样,只是写了些他离开后发生的事情,都是一些琐事,他却不觉得无聊,认认真真地看完。

信的最后是许舒妤以四个字结尾:愿君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