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4/7页)

何况对于温续文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赏银,而是名声,作为读书人,尤其是将要进入仕途的读书人,名声很重要。

所以,温续文并未推辞。

次日,县衙出动所有的衙役,将春桂街上的店铺团团围住。

春桂街是郑县最繁华热闹的街道,郑县超过八成的商户库房都建在此处,王家也不例外。

许士政穿着圆领官服,站在街道前,看着一头雾水,议论纷纷的百姓,扬声道:“前几日,有人向本官举报,说郑县有人贩卖私盐,《丰律》中明文规定除朝廷认可的盐商外,不得贩卖私盐,郑县出现此事,本官很痛心。”

“现在本官给你们一个机会,贩卖私盐者主动站出来,本官可以从轻处置。”

许士政一向爱护百姓,会给出这样的选择,百姓并不意外。

只是众多商户彼此对视一眼,都摸不着头脑,他们中有人贩卖私盐,有这事?

片刻后,无人站出来。

许士政沉着脸,“本官给了机会,尔等还不珍惜,就不要怪本官无情了,来人,给本官挨个查,将贩卖私盐者全部捉拿归案。”

盐商是需要向盐运衙门缴纳盐课银后,领取盐引后才能买盐,再向百姓卖盐。

凡是没有盐引便卖盐的都是贩卖私盐。

衙役的动作很快,一家家的商户查过去,每个被查的商户都心惊胆战,哪怕自己没有贩卖私盐,还是害怕自己库房里莫名其妙多出些盐来。

商人都是敏感的,虽然许士政说得条条是道,搜查的借口也是很充足。

朝廷对贩卖私盐的商贩的处置向来严重,许士政这么重视无可厚非。

可是,他们本能的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尤其是做贼心虚的王家。

“老爷,我们库房的那些东西?”王家家主身后的管事额头冒汗,衙役将春桂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就是现在想转移货物都来不及了。

王家家主面色平静,低声呵斥道:“不要乱了方寸,他们只是查私盐,谁家库房没有货物,那些衙役愚蠢得很,看不出来。”

虽然心里有些不安,王家家主还是强撑着,没有露出异色,王家的人都在看着他,他要是慌了,王家就乱了,便是没有被衙役发现异样,也会引起许士政的注意。

衙役的速度很快,他们对其他货物视而不见,只检查有没有私盐。

很快就到了王家店铺。

一队队的衙役井然有序地走进王家店铺,同时留下两队衙役守住店铺的前门和后门。

由于看热闹的人太多,许士政一早就下令,无关人等不得入内,只有王家的人和许士政走进去。

到了王家库房门口,王家家主让人打开库房,笑着走上前,道:“大人,王家向来遵纪守法,贩卖私盐这等事是断断不敢做的。”

许士政睨他一眼,“贩卖私盐你是不敢做,别的事你却是大胆得很啊。”

王家家主心里一咯噔,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许士政冷哼一声,不再理他,冲主簿卫郢使个眼色。

卫郢颔首,从怀里取出一本卷宗,这上面记录了两个月前被劫掠商队丢失的货物名单。

卫郢走进王家库房,一一比对。

两刻后,卫郢回来,拱手道:“大人,已经清点完毕,两月前几家商队丢失的货物有六成都可以在王家库房中找到,那四成怕是已经被王家卖出去了。”

许士政看向面色惨白的王家家主,“如今证据确凿,证实你王家勾结阳山盗匪,王家主可还有话说吗?”

王家家主张张嘴,很想说这是王家日前进的货,只是巧合,却也知道这等诡辩之词,许士政是不会信的。

王家主苦笑一声,艰难道:“草民无话可说。”

“来人,将王家之人全部压入大牢,查封王家所有货物,等候处置。”

“是。”

一时间,所有衙役都动起来。

店铺外看热闹的百姓看到王家所有人都低着头,被官府押走,瞬间哗然。

“真有人贩卖私盐?”

“怪不得王家这几年生意蒸蒸日上,还说什么找到一条低价购买货物的途径,哼,不过是贩卖私盐获得了巨大利润。”

“原来是干得是违法的勾当,抓得好。”

“......”

许士政没有刻意解释,再加上王家库房被查封,众人皆以为王家是因为贩卖私盐被抓。

一时间,皆是斥责王家的人。

回到县衙,许士政马上审问王家家主,同时将王家之人分开,分别审问。

审问到最后,许士政发现得知王家和阳山盗匪勾结的人其实不多,只有三人,显然王家家主足够谨慎,不敢让太多人知道。

王家家主老实交代了和阳山盗匪勾结的经过。

几年前,王家交到他手里时,已经落魄了,家里的铺子都没有什么起色,哪怕他绞尽脑汁,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