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2页)

温续文的文章每次都会被梁先生指出缺少歌功颂德的部分,这部分虽然华而不实,可它很重要,必须存在。

当今皇上喜欢实干有能力的官员,可这并不代表他不喜欢听别人夸他。

丰靖帝只是不喜欢那些阿谀奉承的夸赞,真心实意的夸赞他还是喜欢的。

丰靖帝是丰朝建国后,可以和先祖比肩的明君,曾经亲征南蛮,率军打败南蛮二十万大军,逼得南蛮休养生息几十年,直到近几年才缓过劲来。

除此之外,丰靖帝还下令整顿吏治,重视水利,造福无数百姓,他身上值得夸赞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考生的策问文章不可华而不实,但必要的歌功颂德却是必不可少,因为这同样是忠君的体现。

温续文对丰靖帝以及担任主考官的官员并不了解,不了解,自然夸不了。

于是,温续文又多了一向任务——了解丰靖帝。

丰靖帝的丰功伟绩有人特意整理成册,这个很好找,书局就有卖的。

至于主考官的功绩喜好就多了去了,担任乡试主考官的人选有很多,只要是翰林,进士出身的六部官员皆有可能。

这个可以等主考官定下后,再去了解。

温续文手里拿着介绍丰靖帝丰功伟绩的手册,忍不住叹口气,没想到来到了古代,还是免不了拍马屁,还好他不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要不然还要费时间适应。

他当初才出校门,就很难适应和不熟悉的人称兄道弟,和上司调侃玩闹,也是一点点改变的,好听的话该说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说出来。

反正吹彩虹屁又不要钱,或许还能涨工资,何乐而不为。

到了丰朝,吹彩虹屁有可能让他考中举人或者进士,容不得他不重视。

回到许府,许士政得知梁先生对温续文的要求后,只是拍拍他的肩膀,不予置否,他也是从这个时期过来的。

很多书生看似刚直有气节,实际上不过是半真半假。

那种真刚直的人其实很少,因为太直的人当不了官,除非这人真是特别有才,朝廷缺了他不行,要不然朝廷有这么多人才可用,为什么选那种二愣子。

很多刚直的官员也是有选择性的刚直,知道什么时候该直,什么时候该退一步。

混官场的,就没有一个傻子。

许舒静从温续文手中抢过那本册子,笑道,“姐夫,这些你都要记下来吗?”

许士政皱眉,“静儿,不得对圣上无礼。”

这册子上记得是丰靖帝的事迹,容不得许舒静随意打趣。

许舒静吐吐舌头,闭上嘴,她虽然调皮,但许士政一生气,她就会乖乖听话,典型的欺软怕硬。

嗯,温续文就是那个“软”。

许舒妤倒是笑道:“看来相公的文章写得很好。”

“何以见得?”温续文挑眉。

“要不然梁先生怎么会让相公买这本册子。”

只有文章温续文已经入门了,梁先生才会有心思教他一些考试技巧。

许士政摸摸胡子,道:“梁先生虽然学问不俗,可到底只是县学的先生,能教给续文的不多,也只有国子监的博士才能教续文更多......续文,老夫已经和院长聊过,他很看好你,如果不出意外,明年的监生名额非你莫属。”

温续文大喜,“小婿多谢岳父。”

温续文从不曾见过院长,很看好之说无从谈起,倒是有可能看在许士政的面子上夸他两句。

中原大地一直是个人情社会,朝中有人好办事更是作为真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