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4页)

这话傻气,可霍老听着却舒适了起来。

他一抬手,在宝意的脑门上敲了敲:“就知道哄你爷爷。”

宝意却在心里想,我不做她的干孙女,我是她的亲孙女。

宁王太妃在庄子上的日子非常舒心。

既有孙子在身边陪伴,又有宝意乖巧懂事,李娘子还做得一手好斋饭。

再去妙华庵的时候,静云师太都夸她:“太妃这几日气色好了许多,不必舟车劳顿。”

宁王太妃含笑,她身旁的张嬷嬷为她奉上了茶。

她如今只要来妙华庵,都有宝意作陪。

现下她同静云在此处交谈,宝意就在偏殿抄经。

说起宝意,宁王太妃便道:“我总觉得,我跟这孩子有缘。”

静云师太说:“太妃若是真觉得有缘,不妨认作干孙女,带在身边也好有个贴心人。”

宁王太妃其实也动了心,若是认宝意做干孙女,那对宝意来说也是大大的体面。

张嬷嬷与静云师太都听她叹了一口气,说道:“要不是柔嘉现在这样,我还真想就认宝意做干孙女。在这里也好,陪我一起回五台山也好,过个一两年等她大了,再给她配个好姻缘。”

她第一眼见宝意就觉得亲近,宝意的性子也好,便是陪她这个老太太过一两年青灯古佛的日子,这孩子也能一样对佛祖虔诚。

瞧她这一日日地抄经,从不抱怨,一般小姑娘哪能做到?

听着宁王太妃的话,静云也凑趣道:“说来也巧,我第一眼见宝意姑娘,也觉得像是在哪儿见过呢。”

宁王太妃意外地道:“你也这么觉得?”

静云点了点头,又说:“只可惜想不起来。”

再说起之前太王太妃曾住过的院子,静云道:“太王太妃住过的院子,我们原是想着一直不动的,可先前那一场火半夜着起来,烧到了那边,我们就只能把能抢救出来的都抢出来了。我后来还好好清点归纳了一番,太妃可要去看看有什么东西需带回去的?”

这倒是是个意外,宁王太妃跟张嬷嬷都没想到妙华庵这里还存着太王太妃的遗物。

太王太妃去世得早,府里她的东西都不多,想留些念想都难。

宁王太妃当即便道:“带我去看看。”

静云于是领着主仆二人去了一间静室。

太王太妃的遗物就存在这里。

宁王太妃走进来,将这些为数不多的遗物都看过了,看到在佛经中夹着本诗集。

张嬷嬷一看便笑了,说道:“太王太妃来妙华庵,竟还带着老王爷的诗集。”

宁王太妃脸上也浮现出了笑容,她这对公婆是对鸳侣,只可惜相伴的时日太少。

她将这诗集拿在手中,随手一翻,就看到从其中飘落下来一张纸。

纸落在地上,张嬷嬷弯腰捡了起来,给宁王太妃看。

宁王太妃还未见画的全貌,只一看这笔触便笑了起来:“这是父亲给母亲画的小像。”

她公公的画技是极好的,宁王太妃觉得自己的儿子儿媳都没有怎么见过他们的祖母,有张小像看看也好。

她接过这画像,一边展开一边对张嬷嬷说:“这么多年,我都快忘记她长什么样了。”

打开小像,宁王太妃的目光落在上面,却是瞬间没了声音。

“太妃?”张嬷嬷心道这是怎么了,也跟着朝纸上一看,顿时捂住了嘴。

这小像已经有了许多年头,纸张都泛黄变脆了。

可是上面画着的人,却恍若今人。

小像里画着的少女,眉目神情,都像极了宝意。

宁王太妃眼前又浮现出了宝意抄经的模样。

同这张小像重叠在一起。

风从窗外吹来,吹动了她指间的纸张,也勾起了她尘封的记忆。

良久,张嬷嬷听她说道:“没错……宝意同母亲长得一模一样。”

难怪初初相见,就觉得如见故人。

张嬷嬷垂目看着这小像,喃喃道:“这世间怎会有如此凑巧之事?”

“凑巧?”宁王太妃的声音冷了下来,“真的只是凑巧吗?”

人会相似,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有血缘,两个没有血缘的人长得像是极其罕见的事。

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曾在战乱中遗失,隔了七年才被接回来,这中间发生过什么事,谁也不知道。

她再次垂下眼眸,看着手中的小像。

若事情真的如她所想,宝意才是他们宁王府的血脉,那么就是他们宁王府被人愚弄了。

鱼目混珠,真正的明珠却掩埋在泥沙里,无人知道。

宁王太妃将这小像给了张嬷嬷,让她收好:“现在先不要声张。”

到底事关重大,她需要先确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张嬷嬷应了是,将这小像妥善地收了起来。

宁王太妃虽打定了主意要先将当年的事情查清楚,但是再看到宝意的时候,却忍不住一再仔细地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