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杀头大罪(第2/3页)

翼王亲自前来,看来兹事体大。

果然,许康轶放下茶盏,直接问凌安之:“安西军费的账目,多年来所备如何?”

凌霄倒是不担心,侧着头想了一想,考虑周全之后接话道:“应该无大碍,我每个月都要与宇文庭将军亲自核账一次——宇文庭家中世代经商,做账滴水不漏。”

“翼王殿下赞助的军费都走青海,报有军产入账,每个月按天规律的汇入,每一笔全有来源;我和宇文庭还向少帅报一遍,不会有胡乱入账,来源不明的。”

泽亲王闻言长出了一口气,毓王可能猜到许康轶这些年走私借了安西军的地盘,安西军又连年征战有钱打仗,老二不敢直接来查泽王和翼王,查一下凌安之不愁露不出蛛丝马迹。

只要查到了钱来源不明,自然就顺藤摸瓜到他们兄弟,再查到了源源不断的军械大炮,直接扣一个造反的帽子,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果然轻易不出手,出手就扣了个天皇老子也救不了的帽子。

许康轶和凌安之同时抬头,许康轶目光灼灼的再问凌安之:“那青海的帐如何,做的平吗?”

凌安之和凌霄面面相觑,无言以对,青海是凌安之安西提督的统帅区域,主将安重满将军是个摆设,真正管事的是堂姐凌合燕,凌合燕只会打仗,为人粗枝大叶,不可能把青海的帐做平,而且青海经济落后,安西军在青海根本没有军产。

凌安之和凌霄早就商量着去青海把表面功夫做足,可是最近几年连年征战,各地驻军又全是如此操作,料也法不责众,所以一拖二去,就到了现在。

凌霄在脑海中转了几圈这个事的来龙去脉,脸上面无血色,脊梁骨仿佛瞬间就塌了,只要查到青海,巨额的钱哪里来的?如何买的军备?再倒查下去,从北疆到天山山口几条走私的线路自然就露了。他无比懊恼没有早做此事,可能要连累翼王殿下,凌安之是统帅则必然难逃干系,他咬得下嘴唇几乎出血:“殿下,安西军在青海…没有军产。”

凌安之拍了拍凌霄的肩膀,心思转了几圈,也知道不可能无中生有,多年来三四百万两银子的帐根本无法做出来。

他沉吟道:“我只想着打仗,这件事情做的不周全,到时候所有结果一力承担,至死也不会连累两位殿下,或许可以拖延他们点时间,到时候二位殿下将账目理清做平即可。”

凌霄颓然的靠在了椅子上,微微闭了一下眼,怎样拖延时间?毓王心狠手辣,抓到把柄肯定不会放过,扒凌安之几层皮也要把想要的结果逼出来,到时候砍头就算是最痛快的了。

他眼圈已经红了,说话也没了什么力气:“翼王殿下,这个事情本是我一力负责,有没有办法让我替少帅去吧。”

凌安之一看他那样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先安慰了吓傻的凌霄几句:“毓王不是傻子,就算要把我怎样也得等北疆的仗打完了,他到时候可能就是敲打敲打我,咱们有的是时间想这个事,你先别自乱阵脚,慢慢想想办法。”

翼王殿下以前常年查账,深知烂账和假账基本会露出马脚;了解毓王只要出手就会做绝的性格,不像凌安之那么盲目乐观想着可以蒙混过关,他面色沉重的问余情:“以你所见,如果没有军产,举大家合力,有没有可能把帐补全?”

余情迟迟不语,她最会做账,也会查账,刚才心下已百转千回:“如果青海没有产业,账目又全是走的青海,现在就算是四百万两银子摆在那,账目没有源头,无源之水经不起任何推敲。小哥哥,我如果即刻赶往青海,收购产业放在安西军的名下,一边收购一边做账,此事可否行得通?”

许康轶摇了摇头,“购买少量还可以蒙混过关,但是产业在官府全都有记录,实地查问一下马上就会露馅。我那几年查贪腐的时候,特意做全了产业在官府的登记律令,防止鱼目混珠。我能查得出来,也不可能逃得过老二的眼睛。”

众人相顾无言,坐下开始不由自主的全都看向凌安之,凌安之倒是面色如常,事已至此急的哭天抢地也于事无补,还不如想想怎么把影响降低到最小。

他倒是瞬间豁得出去,吊儿郎当道:“查了也未必会怎样,走私的军备、数额、线路只要我和凌霄不说,谁也不可能知道。毓王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贸然的直接来查二位殿下。不过到时候烦请二位殿下保证凌霄的安全,要不我紧张起来,胡说八道就惨了。”

泽王看他这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心里极不是滋味:“凌将军把我兄弟看成何等人了?还不到交代后事的时候,要我看咱们先做一本假账把北疆和西北混成一盘棋,走一步看一步,有难同当,共同进退,我就不信父皇能一次砍了两个儿子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