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3页)

见状,王淳之把已经浸泡过灵液的粮食种子挥洒到空地上,他动手催生,很快,那些粮食种子就快速的发芽生长,成熟到收获。

粮食的外壳猛然炸裂,不需要再特地去碾压,王沛良和忘川两人则负责筛选干净的粮食填充到仓库里。

就在王淳之几个忙着修建秘密粮仓的事宜,王家村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县城的人特地来到王家村通知齐王募兵一事。

王家身为方圆百里有名的大户,县城自然不会忘记它的存在。

这不,王善才老爷子刚让村子里面的青壮躲了出去,县城县衙的人就来到了王家村登门拜访。

齐王募兵一事是半强制性的,被盯上的几乎都是青壮年多的人家,就像劳役一样,每家最少都得出一个。

王善才老爷子心中苦涩的见了县衙来人,感受到来人强硬的态度,他心里不由一叹。

好在,他们王家已经做好了大出血的准备,宁愿往外掏上一点钱也要把人给留下。

募兵一事除了那些吃不饱饭的穷苦百姓会踊跃参加以外,凡是有点家底的人都不愿意让家人去为了别人的一口饭去卖命,毕竟这顿饭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这点上面的人自然也考虑到了。

齐王也不可能强制性的把有底蕴的人家直接强拉到他的麾下,那样得到的可不是拥戴,而是结仇了。

如果不想出人,那就往外掏钱掏粮吧。

王家村前一段时间才粮食大出血,这个时候虽然有底蕴,但是也不想粮食再金灿灿的往外流,所以王家选择了掏钱。

钱一给,府衙的人脸上的笑容都真挚了许多,那眼神,就像是在看肥羊一般,可把老爷子心里给怄的够呛。

等府衙的人一走,老爷子就躺到了床上去,口中哎呦哎呦的直心痛。

余金花给他拧湿帕子擦拭,道,“想开点,就当破财免灾了。”

“这要是真免灾,我又怎会心痛,我心痛的是这些都是无妄之灾啊。”老爷子道。

“粮税上涨,王侯募兵,接下来会是什么?难道家里面要一次一次的往外掏钱么?家里面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怎能不心痛啊。”

“要是再这样下去,为了族人的安全,还不知道要往外掏多少钱呢?”老爷子真正恐惧的是这个。

就怕后面会是一个无底洞,他们全副家底填进去也听不到一个响。

王淳之晚上回来,听到老爷子被气的连饭都不想吃,忙过去安慰,“他们越这样,民心就越不稳,估计朝廷撑不了多久了,想想大申国即将大厦将倾,心里是不是就舒服点了。”

老爷子被他的话逗笑了,“就怕老头子我比朝廷更早的入土,把这口气给带到地下去啊。”

王淳之笑道,“怎么会呢,您一定可以长命百岁的。”木系异能主生机,续命这方面更是个中翘楚,他总不会连自己亲人的寿命都挽留不住。

虽然不能太过出格,但是百岁还是没一点问题的。

老爷子和奶奶今年五六十岁,距离百岁时间还有几十年呢。

被王淳之这么一说,老爷子心态好像都跟着年轻起来,“对,我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亲眼看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

气顺了,老爷子也能正常的吃饭了。

就在王家村选择破财免灾后,琅琊一大片的普通百姓开始前往齐王府训练。

汇聚一整个领地的钱、粮、人,齐王原先未丰的羽翼瞬间丰满。

和他同处山东,与他相对而立的鲁王也不遑多让,同样开始用自己领地的各种资源为他堆积军队。

最惨的是齐鲁交给交界处的百姓们,税收出力什么的,他们得交双份的,等到他们想要寻求一方领地的庇护时,得到的却是齐鲁两地两边的推脱,一瞬间,齐鲁两地的百姓们万念俱灰,有不少百姓都选择铤而走险,成立起义军。

朝廷不管他们,那他们就自救。

这点小动静逃不过齐王和鲁王的耳朵,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放在心上。

无他,比起拿着棍棒菜刀和锄头的百姓们,他们手底下的兵丁们有着锋利的武器和刀枪不入的盔甲,对上那些起义军完全势如破竹。

就是练兵那些起义军们都不够资格,到时候直接派兵碾压过去即可。

相比起身处内陆没有多少战事的鲁王来,临海的齐地沿岸出现了一批从海外远道而来的倭寇。

中原大地一直都被周边的豺狼虎豹所觊觎,史上沿海区域最为常见的外敌就是倭寇登陆了。

能从海上一路漂泊而来的倭寇的彪悍自不必说,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这边,无非就是求财。

看着自己手下刚聚集起来,目光还很清澈憨厚的兵丁们,齐王唇角不由一勾,意气风发道:“去,带着这些新兵去沿海找那些倭寇们练兵,让他们去战场厮杀,成为本王手中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