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3/6页)

“不错,做人得知恩图报,礼尚往来。这点咱们家福香做得很好,哥哥把肉切一半,你给四奶奶送去。”陈阳在箩筐里垫了一把干净的谷草,再把肉放上去,免得弄脏了,最后又在外面盖了一层谷草,这才说,“去吧!”

陈福香高兴地拎着竹筐去了四奶奶家。四奶奶热情地留她吃饭,陈向上拉着她说话,扯了一会儿,等她回来,陈阳已经快把饭做好了。

兄妹俩吃过饭,陈阳领着她出了门,来到三小队斜东边的地方,指着一处坍塌的老房子说:“福香,咱们的新家建在这里怎么样?”

这里原本住了一个孤寡老人,但八年前,老人去世后,破房子无人打理,烂得很快,没两年墙就塌了,杂草树木也长了起来,成了一片荒地。

这个地方离他们家的自留地很近,又跟陈老三家隔了一段距离,陈阳很满意。

陈福香也没意见:“可以啊,哥哥选的地方肯定好。”

“我们家福香可真相信哥哥。”陈阳摸了摸她的头,“你去找向上他们玩吧,我去找大根叔把这事给定下来。”

陈大根知道他选的地方后也觉得不错:“这地方离大路也近,去公社县里都比较方便。想好什么时候开工了吗?”

“越快越好,我想跟福香搬进新家过年。”陈阳说道。保管室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家,而且等开了春,忙起来后,保管室天天来来往往的人多了,他们住在那里也不方便。

陈大根点头:“也好,人你找全了吗?是打算给工钱还是管饭?”

村子里建房子,一般都是找左邻右舍,同村或隔壁村的。都是街坊邻里,大家手里头都不宽裕,一般管饭就可以了,建好后比较大方的也塞点东西或是一人包着红包。

不过陈阳只有兄妹俩,开工后,陈阳肯定是要去帮忙的,做饭的事只能交给陈福香了,但一天做十几个人的饭可不是个轻松活。不但要做饭洗碗,还要安排每天的食材,家家户户都不宽裕,这对主妇可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陈阳想都没想就说:“给工钱吧,我们家的自留地还没种上菜,没什么招待大家的。”

陈大根也觉得这样安排比较妥当,便说:“行,回头我就这么跟他们说,具体的工钱你们自己谈,往年几家修房子的也有给钱的,你可以参考参考。”

“嗯,回头我就问问。对了,大根叔,正房的三间,我打算建砖瓦房,咱们队里没有会砌砖的,你认识的人多,得麻烦你帮我找两个砌砖的师傅。”

陈大根瞪大了眼:“不是,阳阳,你想清楚了吗?真的要建砖瓦房?这可要花不少钱。”

现在他们整个大队,砖瓦房的数量两只手都能数出来。他们三小队,也就五爷爷家建了两间砖瓦房,还是因为他有个在城里工作的儿子拿钱回家,不然哪建得起啊。

其他人都是泥坯茅草房,好多还都是建了几十年的,坏了补,补了又坏,都将就住着,毕竟建房子可要一笔不小的开支。这年月,连饭都吃不饱,上哪弄钱建新房子。

建泥坯茅草房还好,泥和茅草都是就地取材,能省下一笔材料钱。可建砖瓦房,砖和瓦都得花钱买,这笔开销可不少。

陈阳就知道说出这话,陈大根肯定会很诧异,就更别提村里其他人了,肯定会招来一些红眼病。

但房子是要住一辈子的,要建就得建好一点,宽敞明亮,他跟福香住着也舒心。以后漏雨什么的,只要上去补点瓦片就行了,也不像茅草房,过个几年就得把房顶上的茅草扒了,重新再铺一层,不然就得漏雨。

“叔,我想过了,要建就建好的,我昨晚去找人借了点钱,建砖瓦房。”陈阳半真半假地说。

他手里原本有一百多,加上卖银子的三百多,总共有四百多块,只建三间砖瓦房,也差不了太多,要是还差点,再找人借,回头攒两年还就是。

听他的意思是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管是借的还是自己攒的,能弄到这么大一笔钱,都非常了不起。毕竟,就是借,村子里包括他也找不到人借这么多钱。

陈大根偏头打量了陈阳两眼,语气是满满的赞叹和欣赏:“叔没看错你小子,果然是个有出息的。”

就这份魄力就不一般,等陈老三两口子看到陈阳建了砖瓦房,估计肠子都得悔青。他们两口子也是傻,陈阳多能干,多勤快的一个娃,不好好笼络,就为了省那几口粮食,就要把福香给扔了。

他们要是好好对福香,以后陈阳出息了,挣了钱,能不给他们俩好好养老吗?别人盼都盼不来的好儿子,他们却往外推,两个目光短浅的蠢货。

陈阳挠了挠头,憨厚一笑,很是无奈地样子:“叔说笑了,我也不想以后房子坏了又修,太麻烦了。”